
想必不少天文攝影愛好者都遇過照片被人造衛星「刷卡」的經驗。世界各國通訊衛星快速發展,天上越來越多人造衛星不僅干擾業餘同好觀星,更對天文研究產生嚴重影響。今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報告顯示,各大通訊衛星反光亮度並未遵守建議值。
天上六大通訊衛星除了美國SpaceX的星鏈(Starlink)、AST太空通訊的藍鳥(BlueBird)、亞馬遜的古伯(Kuiper)、歐洲OneWeb,近年中國千帆星座與國網衛星也加入通訊大戰。高度競爭使太空有上千顆服役衛星,幾年內還會成長到數萬顆。衛星繞行地球時會反射太陽光,於長時間曝光的天文照片留下光跡。
為了因應越來越嚴重的衛星光害,IAU成立保護黑暗與寧靜夜空免受衛星星系干擾中心(Centre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Dark and Quiet Sky from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Interference,CPS)進行相關研究與政策倡議活動。CPS近期發表回顧與觀測報告,指有些公司並未遵守去年建議的亮度限制。
▲ 衛星星系的軌道高度和平均亮度關係圖,數據點的直線表示觀測標準差區間。
人類肉眼於黑暗狀態所見最暗亮度6星等定為「審美極限」,對專業天文研究而言,550公里高度以下的低軌道衛星反光亮度最好暗於7等。但研究結果發現除了OneWeb和485公里高度的Starlink Mini,其他反光亮度都超過審美極限。
AST太空通訊營運的藍鳥最亮,但數量尚不足以形成具規模的衛星星系。SpaceX的Starlink Mini第二代衛星體積是第一代四倍大,亮度卻與第一代大致相同,證明SpaceX降低亮度措施有效。反觀中國千帆星座和國網衛星雖然亮度看起來與Starlink差不多,但目前都部署在約1,000公里的高軌道。中國若繼續在300~500公里內部署,衛星反光亮度恐將比現在再亮一兩個星等。
IAU將持續追蹤通訊衛星星系的反光亮度,同時也邀請業餘同好加入記錄行列。歡迎平常被衛星「刷卡」的受害者,將觀測紀錄上傳至IAU CPS網頁。記錄方法可參閱IAU文章。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