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正討論將晶片法案補助資金轉為取得英特爾 10% 股權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19 日 7:00 | 分類 IC 設計 , 半導體 , 國際觀察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川普正討論將晶片法案補助資金轉為取得英特爾 10% 股權

根據報導,美國華府的消息指出,川普政府正與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進行洽談,考慮將部分或全部的《晶片法案》(Chips Act)補助金,轉換為該公司的股權,目標是取得英特爾 10% 的股權。

根據彭博社引用知情人士的說法指出,這約 10% 的英特爾股權,市價約為 100 億美元。而英特爾已獲得或預計將獲得總計 109 億美元的《晶片法案》補助金,用於商業及軍事生產,這筆金額足以支應政府的持股計畫。儘管上週因市場預期美國政府支援而有所上漲,英特爾股價 18 日收盤仍下跌約 3.7%。對此報導,英特爾拒絕評論,白宮方面也未回應相關內容。

報導表示,在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與川普總統會面後,川普曾表示會面「非常有趣」,使得美國政府可能入股英特爾。如此,顯示川普企業運作方面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干預。市場分析師則對此指出,聯邦政府的支持或許能讓英特爾虧損的晶圓代工業務獲得喘息空間。然而,該公司仍面臨產品發展薄弱,以及難以吸引客戶使用其晶圓代工服務的挑戰。

事實上,過去川普曾推動半導體和稀土領域的數十億美元的政府合作,例如與輝達(Nvidia)達成上繳 15% 營收金額協議,以及與稀土生產商 MP Materials 達成協議,以確保關鍵礦產供應。對此,CalBay Investments 的市場策略師 Clark Geranen 認為,美國政府正在打中國牌,試圖對這些公司的部分生產施加更多控制。而從自由市場的角度來看,企業務實的與新政府合作的情況,預期可能不會持久。美國政府過去也曾在企業面臨壓力時取得股權。例如,在 2007-2009 年金融危機期間,政府曾持有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股份,並於 2013 年退出。

2024年,英特爾在前執行長 Pat Gelsinger 的領導下,為了恢復公司的製造優勢,獲得了近 80 億美元的補助,用於在俄亥俄州和其他州建設新晶圓廠,這是《晶片法案》下的最大一筆支出。然而,現任執行長陳立武已縮減了這些投資計畫,放緩了俄亥俄州晶圓廠的建設速度。他計劃根據服務需求來建立產線,這可能與川普推動振興美國製造業的目標產生衝突。

(首圖來源:英特爾)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