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失業率又飆,專家:這一代人是「爛尾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8 日 10:55 | 分類 中國觀察 , 人力資源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中國青年失業率又飆,專家:這一代人是「爛尾娃」

中國青年失業率數字在 2023 6 月,突破 20%,每五人就有一人失業,後來中國統計局暫停發布該數據,將在學的年輕人排除在外之後,失業率還是很高,今年 8 月失業率升至 18.9%,超過去年 8 月創下的歷史最高水平。2025 年將有超過 1,200 萬名大學畢業生,社會學家將這一代稱為「爛尾娃」。

今年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將達到創紀錄的 1,222 萬,高於 2021 年的約 900 萬,現在中國 16~24 歲年輕人失業率接近 19% 

密西根大學社會學家觀察中國青年失業現象,表示現在只有來自精英學校、擁有非常搶手的大學專業和自動化或 AI 等技能的畢業生才受歡迎,其他人都很難找到工作,傳統行業的就業機會也在減少。

過去是大學畢業生主要就業市場的行業,例如網路新創公司和教育行業,近年來也出現萎縮。即使他們要用人,也不願意用沒有經驗的人,且薪水也縮水,一名中國求職者表示,本來應該有 5 千人民幣的職位,現在卻只給 2 千元。

想要的得不到只好放棄

經濟學家認為,中國青年高失業率會持續好幾年,他們沒有工作不全然是因為沒有工作,而是他們與父母那一代不同,即使面臨經濟壓力,如今的年輕畢業生也更不願意接受品質較低或不穩定的職位。這種態度的轉變催生「平躺」或「趴下」等概念,年輕人選擇完全退出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 

中國青年失業問題影響深遠,不只影響經濟格局,也影響國家的社會結構。經濟學家稱這一代年輕人是「爛尾娃」,指的是那些無法找到與其教育背景相符的工作,只能從事低薪工作或依賴父母贍養的年輕畢業生。這個詞與近年讓中國經濟低迷的「爛尾樓」有相似之處。

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就業市場問題是結構性問題,雖然補貼和稅收減免可能會刺激短期招聘,但就如消費卷一樣,無法改變根本問題,企業只是依賴這些補貼,苟延饞喘的用一些人,但一但政策沒了,情況又會惡化。

先進產業與就業敵對

即使目前中國在先進製造業、AI 和綠色技術方面追趕世界甚至領先世界,但這些中國發展很快的產業,實際上對創造就業機會持敵對態度,原因是發展的同時,也在強調自動化,汽車產業就是一個例子,產業轉型正在減少對人力的依賴,即使是傳統勞動密集的產業也是如此。

這些讓中國耀眼世界的產業,對就業成長的貢獻很小。專家批評,政府的政策是在這些行業中取勝,但很少考慮這對就業會帶來什麼影響,政策當中,也沒有明確包含勞工政策。一名中國畢業生直言,「社會好像並不缺大學畢業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感覺很絕望」。

(首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