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技術長:未來將轉向自家晶片,降低對輝達依賴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3 日 7: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Microsoft , Nvidia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微軟技術長:未來將轉向自家晶片,降低對輝達依賴

微軟技術長 Kevin Scott 日前在義大利科技週(Italian Tech Week)公開談話時表示,公司長期目標是讓資料中心以自研晶片為主要運算核心,逐步擺脫對輝達與 AMD 的依賴。

根據外電報導,Scott 說明,微軟過去多年選擇輝達 GPU,因其性價比最佳,但並不會綁定單一供應商,關鍵在於能否確保充足晶片以支撐需求。他並透露,目前自家設計的晶片已進入資料中心運行。

微軟在 2023 年宣布推出 Azure Maia 100 AI 加速器與 Cobalt 100 CPU。Maia 採台積電 5 奈米製程,單晶片整合逾 1,050 億電晶體,運算效能達 1,600 teraflops(MXInt8)與 3,200 teraflops(MXFP4)。後續的 Maia 200 原計畫於 2025 年量產,但已傳出延至 2026 年。

Scott 指出,晶片只是整體布局的一環,微軟將同時掌握伺服器設計、網絡架構與散熱方式,進而打造完整垂直整合的系統。他強調唯有如此,才能針對不同 AI 工作負載達成最優化效能。

為提升散熱效率,微軟近期與 Corintis 合作,導入仿生啟發的晶片內微流體液冷方案,官方聲稱散熱效能可較傳統冷板提升三倍。這凸顯公司策略已不僅止於晶片替換,而是朝更深度的系統工程發展。

Scott 也談到產業共同面臨的壓力。他表示,自 ChatGPT 問世後,算力需求急速膨脹,現有供應速度幾乎無法追上。即便微軟在過去 12 個月內新增超過 2GW 資料中心容量,仍難滿足市場需要。

根據統計,微軟、亞馬遜、Google 與 Meta 今年的資本支出承諾合計超過 3,000 億美元,大部分投入於 AI 基礎設施,但算力缺口依然嚴峻。Scott 強調,未來幾年微軟將持續加碼投資,以確保 AI 發展能獲得足夠支持。

(首圖來源:微軟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