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重塑半導體製造鏈,封裝與載板將成下一個戰場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3 日 14: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PCB , 半導體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AI 重塑半導體製造鏈,封裝與載板將成下一個戰場

在 AI 浪潮推動下,半導體與印刷電路板(PCB)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轉型挑戰。TPCA 本次「半導體 X PCB 異質整合高峰論壇」特別邀請國立清華大學張忠謀講座教授史欽泰、日月光集團研發副總洪志斌與臻鼎科技董事長沈慶,共同探討 AI 帶動下的封裝與載板變革,以及台灣如何憑藉製造與整合優勢。

日月光洪志斌副總分享全球封裝產業的最新趨勢,指出「先進封裝已成為延續摩爾定律的關鍵力量」。隨著 AI 與高速運算需求持續攀升,異質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將是未來十年的核心戰場。台灣在製造與材料領域具備完整優勢,應結合 AI 與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技術,推動封裝製程的自動化與精密化。

他進一步指出,隨著晶片節點不斷微縮,RDL(再佈線層)結構與封裝設計的精度將決定整體效能上限。未來在 CoWoS 與 3D IC 架構下,系統整合所需的零組件與層數將持續增加,帶動 PCB 與載板需求顯著成長,並推升整體製造鏈向更高密度與更高可靠度邁進。

臻鼎科技董事長沈慶芳則指出,AI、高速運算與資料中心的快速成長,讓 PCB 角色從過去的連接載體,轉變為除了晶片之外的關鍵主角。他強調,隨著半導體封裝密度與熱功率不斷提升,PCB 與 IC 載板在平整度、導熱係數及訊號完整度上都面臨更嚴苛的要求。

未來的載板將朝向「更平滑、更高精度、更高穩定性」的方向發展,以支撐 CoWoS、CPO(共封裝光學)等新世代封裝技術,讓電性與光學訊號能在同一模組中高速傳輸,進一步強化AI系統的訊號效率與反應速度。

史欽泰教授則以長期觀察分享對產業發展的洞見。他指出,AI 時代的競爭不僅來自技術創新,更仰賴人才與跨域合作。台灣擁有完整的產學研究基礎,唯有深化產學合作、強化知識流通與實務應用,才能讓技術研發真正轉化為產業升級的力量。史教授鼓勵業界與學界共同打造開放合作的環境,吸引更多年輕人才投入半導體與電子產業,為台灣的科技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AI 帶來的不只是算力革命,更推動了封裝、載板與電源模組的全方位升級。從 RDL 製程、VRM 電源管理模組到光通訊整合,封裝與載板已成為 AI 伺服器架構的核心環節。台灣憑藉完整的供應鏈與強大的整合能力,在這波技術重構中,有望成為全球 AI 製造體系的關鍵樞紐。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