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輝達看淡量子電腦發展影響,AMD 與 IBM 公布合作結果拉抬多家公司股價上漲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9: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量子電腦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不受輝達看淡量子電腦發展影響,AMD 與 IBM 公布合作結果拉抬多家公司股價上漲

晶片大廠 AMD 24 日出現顯著漲幅,飆升近 8%,原因是報告鼓舞。報告指出,藍色巨人 IBM 研究發現,能用 AMD 晶片運行關鍵量子運算錯誤校正演算法。而股價上漲並非只有 AMD,IBM 股價也上漲約 8%,朝 1 月以來最佳單日表現邁進。

路透社報導,IBM 的發言系統也證實了該報告的真實性,並預計在近期公布相關論文,具體展示 IBM 能夠在 AMD 的 FPGA 晶片,成功執行量子錯誤校正演算法。而這項新發展被 IBM 視為實現其未來應用技術的里程碑。

AMD 與 IBM 的合作關係在 2025 年 8 月就已公布兩家公司達成協議,共同開發量子運算能力並整合相關技術。當時 IBM 就表示,他們計劃在 2029 年推出一款大規模、容錯的量子電腦。而在另一份聲明中 IBM 強調,這項成計畫就是要設計並實施一種能夠大規模執行此類任務的方法,在無需昂貴的 GPU 集群的情況下,持續發展用量子電腦技術。

量子運算技術的核心優勢在於它能利用量子力學的原理,解決傳統電腦難以應對的問題。目前,市場對量子運算的興趣正持續升溫。除了 AMD 與 IBM 合作進展,科技大廠包括 Google、微軟(Microsoft)和亞馬遜(Amazon),也正在加速投入量子運算技術的開發競賽。2024 年,微軟推出了他們的第一款量子運算晶片,而 Google 也發表突破性晶片,名為 WIllow。Google 量子主管 3 月表示,這項技術距離「真正突破還有五年」。

即便各大科技大廠都持續推動量子運算技術發展。但是,當前以 GPU 做為人工智慧主要運作架構推動者的輝達 (NVIDIA) 卻似乎不看好這樣的發展方向。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於CES 2025 的展會主題演將中就曾預測,要讓非常有用的量子電腦上市,可能需要 15~30 年。此番言論在隔日發酵,導致多家量子運算公司股價暴跌。

科技大廠量子電腦熱似乎不受輝達左右,量子領域各項新技術陸續出現,市場再次聚焦,帶動量子技術公司股票上漲,包括 D-Wave Quantum、Rigetti Computing 和 IonQ,24 日股價均有攀升。

(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