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 AI 晶片功耗破 600kW!這間新創靠金屬堆疊技術,有望解決 AI 散熱難題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6 日 16:58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伺服器 , 國際觀察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未來 AI 晶片功耗破 600kW!這間新創靠金屬堆疊技術,有望解決 AI 散熱難題

NVIDIA 三月時宣布 Rubin 系列 GPU 時,也拋出一個震撼消息,即搭載 Ultra 版本晶片的伺服器機架(預計 2027 年推出)功耗可能高達 600 kW,這幾乎是現今最快電動車充電器可提供功率的兩倍。

在資料中心機架耗電量飆升的情況下,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有效散熱,而新創公司 Alloy Enterprises 認為,「金屬堆疊」可能是解決答案。目前 Alloy Enterprises 正開發一項技術,將銅板製作成 GPU 及周邊晶片(如記憶體和網路硬體)的固態冷卻板,這些零組件約占伺服器散熱負荷 20%

該公司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Ali Forsyth 指出,當機架功耗只有 120 kW 時,並不需要在意這 20%,但現在機架功耗已達 480 kW、且即將衝上 600 kW,工程師必須想辦法用液冷來冷卻 RAM、網路晶片等所有零組件,但這些都還沒現成解決方案。

Alloy Enterprises 利用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生產冷卻板,使其能塞進狹小空間、承受液冷所需的高壓。在做法上,Alloy 並不是選擇 3D 列印,而是將金屬片透過熱與壓力強制結合,雖然成本比傳統加工高,但比 3D 列印便宜。

如此一來,這些金屬片會形成一塊實心的金屬冷卻板,不像加工產品那樣有接縫、也沒有孔隙。Forsyth 表示,「我們充分利用原材料的特性,銅的強度跟用傳統加工切出來的一樣」。

大部分的冷卻板透過加工製成,即利用工具切削出所需形狀,由於工具體積較大,冷卻板的兩半必須分開加工,再透過「燒結」結合,而這個方法會產生接縫,在高壓下可能有滲漏問題;Alloy 則使用「堆疊鍛造」(stack forging)的技術,製作無縫的冷卻板。

堆疊鍛造還能做出更小的細節,精度可達 50 微米,約人類髮絲的寬度的一半。Forsyth 表示,Alloy 的冷卻板熱性能比競爭對手高出 35%

由於堆疊鍛造製程相當複雜,Alloy 大多數內部設計工作由自己完成,客戶只需提交主要規格與尺寸,Alloy 的軟體會將這些需求轉為適用公司製程的設計。Forsyth 表示,公司正在與資料中心界「所有大牌」合作,但沒有透露公司名稱。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