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台股一度暴跌超過千點,過去受 AI 抬轎的個股今天一片倒,趨勢跟著美股走,而搖起勝利旗幟的莫非一直看空股市的《大賣空》本人麥可貝瑞 (Michael Burry),他在社群上貼文點出幾個看空 AI 的原因,現在市場上將他與輝達執行長視為 AI 市場上的正反派。
輝達在最新財報會議上,輝達財務長預期 2025 年和 2026 年期間從 Blackwell 和 Rubin 獲得 5 千萬美元收入,到 2030 年每年 AI 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將達到 3~4 兆美元。但無論輝達繳出多亮麗的財報,Michael Burry 仍然不買單,再次將其作為攻擊目標,質疑該公司晶片的壽命、股票稀釋,以及 AI 領域的「互惠互利交易」。
輝達也對晶片壽命做出回應,指出 CUDA 軟體使其舊晶片能夠運行更新的軟體和 AI 應用,系統的壽命遠超過最初估計的使用壽命,稱因為 CUDA,輝達六年前出貨的 A100 GPU 至今仍滿載運行。
Burry 也迅速反擊,在第一篇貼文中,他再次強調自己的擔憂,即 AI 巨頭透過拖延計算設備的折舊來粉飾盈利。貼文指出,輝達客戶仍在繼續使用舊晶片這一事實,只是因為這些晶片在「物理上」還能用,但不代表會計上使用年限較長,他們只是把還能用跟還能創造價值混為一談。
能用不等於經濟利益
他說,只因為某樣東西被使用,並不代表它就能盈利,舉例說,航空公司為了在假日期間提高運力,會保留一些舊飛機,但這些飛機營運效率低,維修成本高,對企業的生產力與獲利的價值已經很低。
他強調,輝達舊晶片的能源效率遠低於新晶片,因此仍在使用這些晶片的客戶可能要支付更高的電費。簡言之就是,東西還能用,不代表真的能賺錢。
第二篇文章中,他揭露輝達與其他 AI 公司,包括 OpenAI、微軟和甲骨文之間錯綜複雜的數十億美元「互惠互利交易」。他還說,真正的終端需求小得可笑,幾乎所有客戶都是由經銷商提供資金的。在第三篇和第四篇貼文中,分別談到股票選擇權稀釋問題,以及 OpenAI 財務不透明。
豪賭 AI 泡沫會破
Michael Burry 於準確預測 2008 年金融危機而一舉成名,但是在 2022 年,他就開始唱衰股市,發出一系列美國人可支配收入萎縮,美國經濟衰退的論點,但美國無論是股市或經濟數據,都打臉他的說法,後來他沈寂兩年,最近重返 X 平台,並就 AI 泡沫發出一系列警告。
他堅持認為,向微晶片和伺服器投入數千億美元的所謂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營運商,存在過度投資且永遠無法獲得投資回報的風險。輝達執行長昨天在員工大會上提到,市場還沒有完全認可輝達的表現,他說,「如果我們季度業績不佳,那就證明存在 AI 泡沫。如果季度業績出色,那就是在助長 AI 泡沫。」強調,關於 AI 泡沫的說法很多,但從輝達的角度來看,沒有這回事。最近幾天 AI 股開始蔓延恐慌情緒,最後誰的看法會是對的,靜待時間考驗。
- ‘Big Short’ investor Michael Burry takes aim at Nvidia after its earnings blowout
- Nvidia crushed its quarter—and CEO Jensen Huang said in a leaked all-hands that ‘the market did not appreciate it’
(首圖來源:Flickr / ITU Pictures CC By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