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工作繁忙,工作結束時通常夜幕低垂,用餐時間自然更晚。然而紐約,人們開始流行提早吃晚餐。線上預訂平台 Resy 資料,預約下午 5 點半晚餐的人數增加,晚上 8 點人數相應減少。另一訂位網站 Yelp 資料更顯示,去年預訂 5 點晚餐量比 2019 年足足多了一倍。
許多專家一致認為,早鳥晚餐(early-bird meal)對改善健康和幸福感有許多好處,是有益健康的轉變。梅奧診所(Mayo Clinic)飲食中心營養師塔拉·施密特(Tara Schmidt)就指出,提早吃晚餐可避免「胸口灼熱及胃食道逆流」。因晚餐時間提早,腸胃道有更多時間消化食物,故減少胃酸倒流風險。
且飯後有時間散步或從事其他輕度的運動,也有助消化。當消化系統不再負荷過重,睡眠時腸胃不適自然減輕。提早晚餐對腸胃健康益處非常顯著。另一位營養師兼作家伊拉娜·米爾斯坦(Ilana Muhlstein)也表示,晚上 6 點半前吃完飯並 10 點左右就寢,身體就有足夠時間消化食物,避免胃酸倒流、消化不良和胃灼熱。
有助改善睡眠品質
相反的,深夜進食會增加熱量攝取和肥胖風險。研究表明,夜晚時負責引發飽足感的荷爾蒙「瘦素」(leptin)分泌會減少,導致攝取過多熱量。此外,糖尿病患或肥胖者提早吃晚餐還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幫助控制血糖。米爾斯坦說:「當胰島素過高,身體燃燒脂肪的效率就會下降。對想減肥的人,降低胰島素至關重要,唯有如此才可讓身體更有效率燃燒脂肪。」
提早吃晚餐還有助改善睡眠品質。如果晚餐接近睡眠時間,胃仍在消化食物,可能導致入睡困難或睡不安穩。提早吃晚餐可避免這點,身體入睡時沒有負擔更放鬆,可延長深度睡眠的時間。
此外,2021 年分析美國人時間利用調查發現,下午 6 點 15 分前吃晚餐的家庭會有更多與孩子共度的美好時光。規劃早點吃晚餐也可促進人際關係,許多研究表明,從容與他人共進晚餐可促進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並為原本匆忙平凡的用餐經驗賦予更多意義。
早點吃晚餐益處的確不少,餐廳還更好訂位,但現實不容易做到。對通勤族而言,或許可考慮下班後先用餐,再搭車返家;需要加班時,不如早點吃晚餐再繼續工作;若自己煮晚餐,盡量以簡單加熱食物為主,才有機會盡早吃晚飯。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