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 22 日 10 點 54 分(UTC),一顆剛發現不久的小行星進入東太平洋上空,是今年第三次成功預警小行星撞擊。
小行星陸地撞擊持續報警系統(ATLAS)10月22日發現這顆小行星並給予臨時編號A11dc6D,測量結果顯示A11dc6D的直徑約1公尺,到達地表前便會在大氣層解體。發出預警數小時後美國太空總署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記錄到小行星進入大氣層的火球事件。

▲ 2024年10月22日在東太平洋上空撞擊地球的小行星A11dc6D的衛星影像。(Source:NOAA / GOES-West, RAMMB / CIRA)

▲ 10月22日在東太平洋上空撞擊地球的小行星A11dc6D位置。(Source:CNEOS)
這是今年第三次成功預測小行星撞擊地與時間,也是自2008年以來成功預測的第十次。隨著未來小行星的探測能力增強,預期將來能提高預測的成功率以及提前發現的時間。
10月24日有五顆小行星靠近地球,但不用擔心,對地球都沒有威脅。這五顆小行星都屬於近地小天體(NEO),但只有一顆(2002 NV16)列為潛在危險小行星(PHA),NV16也是本次接近地球五顆小行星直徑最大,約177公尺。NV16下次再接近地球要等到2031年,而若要比這次更靠近要等到2086年。這裡可看10月24日靠近地球的五顆小行星的資訊與即時位置。

▲ 2002 NV16於2024年10月24日與地球的相對位置。(Source:NASA J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