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最大隕石坑「南極─艾特肯盆地」,實際形狀可能超圓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10 日 16:14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月球最大隕石坑「南極─艾特肯盆地」,實際形狀可能超圓

南極─艾特肯盆地是月球最大、最古老、最深的撞擊盆地,它承載 40 億年歷史,就像時間膠囊一樣保存了早期月球奧祕。最近,科學家進一步發現這個隕石坑比想像還大且「超圓」,不是先前認為的橢圓形。

南極─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是月球背面一座巨大撞擊隕石坑,直徑約 2,500 公里,深 13 公里,中國嫦娥六號任務剛於今年 6 月成功著陸此區的阿波羅環形山,進行採樣返回任務。

南極-艾特肯盆地面積巨大,加上位處月球背面,要全面研究它仍具挑戰性,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至今還在努力描繪其確切形狀和大小,多年來,科學家認為南極─艾特肯盆地是由一個太空物體以淺角度撞擊月球形成,程度輕微如打水漂的石頭。

但根據馬里蘭大學團隊新研究,該物體可能以更垂直角度撞擊月球表面,形成比當前認知還要更圓的隕石坑,也挑戰我們對月球歷史理解。

利用 NASA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高解析度數據,團隊開發一種新方法判讀南極─艾特肯盆地複雜結構,識別並分析盆地周圍 200 多座山體,研究人員懷疑這些地質特徵是原始撞擊的遺跡,從這些山狀特徵分布與形狀來看,這次撞擊應該產生一個更圓隕石坑,大量形成行星的物質還從撞擊坑均勻散布到月球表面。

這也代表未來 NASA 阿提米絲計畫太空人、其他探索月球南極地區的儀器有機會更仔細研究月球深處岩石成分,幫助釐清月球盆地其他奇怪特徵,比如對該區域周圍重力測量表明,巨大隕石坑下方密度比周圍環境高得多,一個可能解釋是埋藏了大塊緻密小行星。

新論文發表在《Earth &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期刊。

(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