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變異是罹癌重要因素,當控制細胞生長的關鍵基因喪失正常功能,細胞就不受控恣意生長形成腫瘤癌症,危害患者健康。英國科學家最近有項出乎意料的發現:認為會促進食道癌產生的基因變異(CDKN2A 基因缺損),竟能在疾病發生初期抑制癌症。論文 3 日刊登於《Nature Cancer》期刊。
食道腺癌(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是常見食道癌,常由巴瑞氏食道症(Barrett′s oesophagus)的食道細胞病變演變而成,但每年僅約 1% 巴瑞氏食道症患者會惡化為癌症。倫敦瑪麗皇后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試圖探討為何僅部分患者會惡化為癌症,其他多數卻不會,以幫助改善食道腺癌的風險預測和治療。
團隊分析超過千名食道腺癌患者與 300 多名巴瑞氏食道症患者細胞檢體的基因序列數據。CDKN2A 基因缺損在從未變成癌症的患者更常見,讓團隊大感意外,因 CDKN2A 被認為是抑癌基因,癌症檢體基因缺損比例理應較高,但卻發現 CDKN2A 缺損細胞反而不易形成癌症。
突變可能有多面向
深入研究後,正常食道鱗狀上皮細胞失去 CDKN2A 基因時,會促進巴瑞氏食道症發展,但也會防止另一個關鍵抑癌基因 p53 缺損。因病變細胞同時喪失 CDKN2A 和 p53 基因,競爭力被削弱,生長優勢不若周圍仍有 p53 基因的細胞。另一方面,若癌細胞於食道癌晚期才喪失 CDKN2A 基因,可能使病情惡化,使患者預後更差。
領導研究癌症基因體學教授弗蘭切斯卡·奇卡雷利(Francesca Ciccarelli)指出:「人們通常認為基因突變是導致癌症的罪魁禍首,但事實並非如此。基因突變會造成什麼影響,端看當時細胞處於何種狀態。此次研究提醒我們應重新思考基因突變對癌症的影響。」
他解釋:「將基因突變簡單視為好或壞雖很簡單,但就像羅馬神話的雙面神雅努斯(Janus),突變可能有多面向。年齡增長過程,每人都不可避免積累基因突變。這次研究挑戰將突變視為定時炸彈的簡化觀念,並顯示某些情況下,突變甚至有保護作用。」
簡言之,結果是巴瑞氏食道症患者疾病早期檢測到 CDKN2A 突變,但沒有 p53 突變,可能意味較無須擔心可能轉成癌症。反之病程晚期,CDKN2A 突變可能暗示預後較差。但無論如何,仍需更多證據,以確定如何將新發現妥善用於臨床,造福患者。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