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安眠藥可能影響大腦清理機制,長期服用或有疑慮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16 日 15:45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常見安眠藥可能影響大腦清理機制,長期服用或有疑慮

近日發表於《細胞》(Cell)期刊的新研究揭示睡眠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對常見安眠藥物提出警告。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科學家 Maiken Nedergaard 與團隊發現,廣泛使用的安眠藥可能干擾大腦睡眠時的關鍵清理作業。

研究員首次詳細描述非快速眼動(non-REM)睡眠階段,大腦神經遞質正腎上腺素、大腦血流量和腦脊液間的精密協調震動,驅動所謂「腦脊液系統」(glymphatic system),是負責清除大腦與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的蛋白質廢物(如類澱粉蛋白和Tau蛋白)的全腦網路。

團隊用光纖光度測定法結合腦波圖和肌電圖監測,觀察小鼠自然睡眠和清醒狀態的大腦活動。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正腎上腺素以慢波釋放,引發「微覺醒」,使血管獨立於心跳的規律性收縮,會推動腦脊液流過腦脊液系統,清除大腦廢物。

然而讓小鼠吃常見安眠藥唑吡坦(zolpidem,商品名Ambien)時,會阻斷正常釋放的正腎上腺素波,干擾腦脊液系統,阻礙清除廢物的功能。這可能導致有毒廢蛋白如Tau和類澱粉蛋白積累,這些蛋白質累積是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特徵。

Nedergaard教授表示:「這項研究提供正腎上腺素動力學、血管活動和腦脊液清除間的機制,增加我們對睡眠功用的理解。還提醒我們某些藥物性安眠藥對大腦健康的潛在有害影響,顯示自然睡眠結構對大腦保持最佳狀態的必要性。」

研究強調自然睡眠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並對某些安眠藥長期使用的意外負面後果提出警告。科學家有新工具和潛在目標可改善睡眠品質,也為了解和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開闢新路。

研究員呼籲更多研究,以更了解安眠藥對人類大腦清理機制的影響,用藥時應更謹慎,特別是長期服用者。研究結果可能對數百萬依賴安眠藥入睡的人產生深遠影響,並推動開發更安全的失眠療法。

(首圖來源:Image by Freepi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