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愛潮濕環境,研究:蚊子乾旱期更頻繁吸血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21 日 13:54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物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不只愛潮濕環境,研究:蚊子乾旱期更頻繁吸血

2023~2024 年,全球登革熱病例增加一倍,一般認為是溫暖潮濕天氣促進傳播,但蚊子不只喜歡潮濕環境,最近研究發現,兩種已知會感染瘧疾等疾病的蚊子,為何沒有下雨時能生存近三週,方法就是更頻繁吸血。

有利條件下,雌性蚊子會從宿主吸取血液促進產卵。約四天蚊子產卵孵化又開始吸血重複此過程。每人都認為,乾旱時蚊子會減少,傳播蚊媒疾病的機會也會減少,但新研究表示沒這麼簡單。

當長期嚴重乾旱後下起傾盆大雨,就會突然湧現許多蚊子,不知從何而來。乾旱期間,蚊子不會吸完血就等著產卵,而是更頻繁吸血,以便產卵前幾天保持水分,這樣可能讓蚊子有更多機會傳播登革熱、茲卡病毒或瘧疾等。

研究經過基因改造的蚊子,因損害特定感官如檢測二氧化碳的能力,受二氧化碳影響的蚊子無法乾旱時期生存,因找不到可叮咬的宿主,基因改造後蚊子也缺乏感測濕度的能力。

蚊子氣候適應力超強

雖然乾旱期蚊子數量可能較少,但倖存蚊子叮咬次數卻更多,除了蚊子更頻繁吸血渡過乾旱期,同時發現,蚊卵也能承受長期乾旱。如埃及斑蚊卵有時可活長達一年,下雨後水位上升,水接觸到卵,就會像魔法立即孵化。

世界各地都有的庫蚊屬蚊子也能承受寒冷溫度,通常稱為家蚊,會躲在地窖或涵洞裡,能預測冬天,並迅速降低新陳代謝過冬,時間長達五個月,冬天到來前還會喝花蜜並長得非常胖,形成大量脂質沉積物,天氣夠溫暖後,它們會迅速尋找血液,產卵然後死去。

暖化有利蚊子擴大領地

這項研究幫助解釋為什麼蚊媒疾病感染率,乾旱期並不會下降,且下雨後數量又迅速反彈。研究員表示,最古老的蚊子可追溯到 1.25 億年前白堊紀早期,範圍分布很廣,除了南極洲,幾乎任何地方都有蹤跡,能容忍各種棲息地。

蚊子傳播疾病每年導致超過 70 萬人死亡,蚊子適應更惡劣的條件並因冬季變暖擴大領地後,公共衛生策略必須同步發展,氣候變遷下對蚊媒疾病採取行動。研究發表於《iScience》期刊。

(首圖來源:Flickr/Tom CC BY 2.0)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