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主導的新關稅壁壘,導致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許多國家轉向仰賴國內需求,包括印度,但印度經濟由於貧富差距過大,中產階級貧窮化,正在拖累經濟活力,加上食品通膨則削弱可支配收入,印度經濟成長曲線正在下降,現在印度新政決定舉債幫助中產階級家庭,重振這個經濟成長的最大支柱。
印度經歷一段超過 8% 的全球領先經濟成長之後,由於薪資停滯和食品價格打擊消費者支出和企業利潤,將迎來四年來最慢的擴張速度。印度財政部估計,截至 2026 年 3 月的財年,GDP 成長將放緩至 6.3~6.8% 之間,與印度儲備銀行的預測一致。
中產階級不用再繳稅
消費是印度 GDP 的最大組成部分,一直維持在 56% 左右的水平,印度經濟動力不足,主要是因為中產階級口袋沒錢了。
印度 14 億人口人均收入約為 2,700 美元,約 3,000~12,000 萬美元收入的人都可被視為中產階級,約佔人口的三分之一。這群人過往是推動印度經濟發展的動力,但生活成本的上漲使越來越多的印度人對自己的生活品質不再抱持希望。
印度新政將把錢放到普通人民手中,印度政府推出新政,年收入不超過 128 萬盧比,約 14,800 美元的人將無需繳納任何稅款,過去免稅門檻為 70 萬盧比,此外稅率也降低。
野村證券印度經濟學家表示,對中產階級的所得稅優惠,是為了解決城市消費下滑問題。中產階級是最關注所得稅率的群體,印度政府表示,新的結構將減少中產階級的稅收,讓他們手中有更多的錢,促進家庭消費、儲蓄和投資。而新政將導致印度財政收入每年損失 1 兆盧比,約 116 億美元。消息一出令市場歡欣鼓舞,汽車、消費品和網路雜貨公司的股價均出現上漲。
支持小微型企業提振製造業
除了中產階級是最大贏家,印度也推出新的產業政策,主要鎖定製造業。印度製造業在經濟體的比重接近 17%,低於長期目標 25%。製造業當中以小型和微型產業為主,佔印度製造業的 35%,創造數百萬個就業機會,印度政府將在未來五年提撥 1.5 兆盧比,約 173.1 億美元的財政支持小微型企業,並削減紡織、行動電話和電子等行業本土製造企業的進口關稅。
著手 SMR 發展核能
新政當中也提到新能源政策,印度設下 2070 年淨零碳排放目標,開始要仰賴核電,印度目前核電裝置容量約 8GW,目標是 2032 年將核電裝置容量提升至 20GW,2047 年產生 100GW 核能,主要專注小型核反應爐 (SMR) 研發,2033 年至少有五座投入使用。印度政府表示,將分階段引導私人資本和外國資本,以核反應器取代污染嚴重的燃煤電廠,以實現經濟脫碳。
- Modi turns to India’s vast middle class to revive growth in rough global year
- Tax relief for Indian middle class – but will it boost economy?
(首圖來源:Flickr/ILO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