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退出「全球稅收協定」談判,將無法落實美國優先政策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07 日 7:50 | 分類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金融政策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川普退出「全球稅收協定」談判,將無法落實美國優先政策

聯合國在 2 月 3 日就「全球稅收協定」(Global Tax Agreement)談判,但美國宣布退出。然而,「全球稅收協定」的談判對於 Google、Apple 與 Amazon 等美國跨國企業的利潤影響,其實相當巨大。

全球稅收協定包含「公平稅收分配」及「最低稅率」的兩大原則(Two Pillar Global Solution)。「公平稅收分配」將適用於邊際利潤(profit margin)至少10%的企業,若邊際利潤超過此門檻,不論是否在該國有實體營業點存在,所屬國可針對超過門檻的利潤徵收至少兩成稅款。

「最低稅率」則是將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定為至少15%,無論企業總部設立地點,都必須支付全球最低稅率,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打擊廠商將公司登記在免稅天堂進行以規避租稅的行為。

「最低稅率」對美國創新和投資不利?

事實上,在「最低稅率」下,若企業在特定國家支付較低稅率,則它們的母國政府可以追徵「補足」至最低稅率,避免自己國家的廠商利潤被移轉至他國。然而,美國總統川普認為上述協定允許外國政府對美國廠商利潤課稅,是干預美國的稅收主權。

此外,川普也認為「最低稅率」是對美國創新和投資的不利措施。在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的政策下,川普退出此一協定的談判並不令人意外。在川普退出此協定談判前,共和黨眾議員Kevin Hern也曾在2024年4月底批評美國前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支持的「最低稅率」。

由於美國的許多提供數位服務的跨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市占率極高,故其利潤受到「全球稅收協定」的影響也會很大,因此,在美國正式退出此一協定談判後,此協定已不容易達成公平稅收分配的目的。

若此協定未來繼續進行,則我們可以預見,只要美國總統川普在任,則可能再次對於實施上述協定或針對美國數位服務業者課徵數位服務稅的國家進行報復性關稅的課徵。此外,面對這些被認為損害美國利益或不利美國廠商的國家,美國政府也可能對於這些外國籍企業在美分公司進行課稅。

避免租稅競爭對許多國家是有利的

一般而言,各國政府為了吸引外人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進行租稅競爭是常見的現象。換言之,各國政府透過降低企業稅率來提高廠商的獲利,已增加其投資的誘因。

然而,租稅的競爭必然可能出現惡性競爭,進而導致許多國家的稅收收入大減。根據非政府組織「租稅正義聯盟」(Tax Justice Network)的統計,各國政府每年因避稅天堂總計損失約4,920億美元稅收。因此,若各國政府可以合作將租稅競爭導致各國稅收損失的外部性內部化,則其對於世界各國的稅收的幫助應是正向的。

但必須承認的是,一旦各國租稅競爭的程度減緩,則大型跨國企業的繳稅支出會增加,因此,各國要達成稅收協定的合作並不容易,特別是許多大型企業對於政府的遊說能力是相當大的。值得注意的是,跨國企業的遊說是為了自己公司的利潤,而非國家利益,若美國僅考慮廠商利潤的減少而忽略避免租稅競爭所減少的稅收損失,則退出談判將對美國利益產生傷害。

由於許國跨國協定談判所牽涉的利害關係人相當廣泛,談判的時程都相當漫長,並非在短期內可以完成,談判應不會因為美國此次退出就會終止。更重要的是,只要參與實施的國家夠多,即使川普對於向美國企業實施最低企業稅率的國家加徵關稅,美國廠商面臨外國政府關稅報復的壓力也會相當大,美國政府與廠商不必然會因此得到好處。長期而言,美國退出「全球稅收協定」的談判若無法確保美國跨國廠商的權益,則將與美國優先 (America First) 政策背道而馳。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