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附近宇宙最大上層結構「Quipu」,覆蓋 13 億光年](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5/02/08164525/universe-800x467.jpg)
宇宙網是宇宙可見物質的宏觀分布,恆星組織成星系,多個星系組織成星系群、星系團,它們都沿著大尺度纖維狀結構分布。而最近科學家新發現多個巨型結構,其中一個命名為「Quipu」,一舉成為附近宇宙已知最大結構,尺度橫跨達 13 億光年。
可觀測宇宙大範圍質量、光的分佈特徵稱為大尺度結構(Large-scale structure),它們呈現網狀,纖維絲線結構由星系構成,絲線交錯的密集節點則構成超星系團,我們的銀河系屬於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Laniakea Supercluster)一份子,根據當前模型,纖維狀結構是宇宙已知最大連續結構。
最近,天文學家從數據集新發現多個上層結構(superstructure),其中一個如奇普結繩複雜,因此命名為「Quipu」,由一條主要細長細絲與多條側絲組成,每條絲上都遍布星系,覆蓋約 13 億光年,比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還要巨大。
研究人員表示以下 5 個上層結構:Quipu、夏普力超星系團(Shapley supercluster)、巨蛇-北冕座(Serpens-Corona Borealis superstructure)、武仙座超星系團(Hercules supercluster)、玉夫-飛馬座(Sculptor-Pegasus superstructure)囊括了可觀測宇宙共 45% 星系團,30% 星系、25% 物質,佔宇宙總質量 13%。
上層結構只是短暫的組織配置,隨著宇宙演化,上層結構必會崩散分解為多個單位,但研究人員指出上層結構會影響宇宙微波背景(CMB),星系流局部速度也會影響宇宙膨脹測量結果,未來可以進一步研究這些大規模結構如何影響星系發展。
- Astronomers discover ‘Quipu’, the single largest structure in the known universe
- Astronomers Find the Largest Structure in the Universe and Name it “Quipu”
- Unveiling the largest structures in the nearby Universe: Discovery of the Quipu superstructure
(首圖為宇宙示意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