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現在所處的時期稱為「全新世」,大約在 11,700 年前最後一個冰河時期結束後開始,屬於一段氣候相對穩定的間冰期。其實地球的氣候是有週期性的,《科學》期刊最新研究發現下一個冰河期到來的時間點,但警告暖化可能打破自然節律,將讓冰河期延後到來。
大約 250 萬年前,地球開始經歷冰河期和溫暖期的循環,最後一個冰河期結束於大約 11,700 年前,開啟一個氣候相對穩定的「全新世」時代,使人類文明得以繁榮。但冰河期不是永遠結束,現在地球只是處在一個間冰期,或冰河時期之間的時期。
首次確定影響冰河期的軌道因素
早在一個世紀前,科學家提出米蘭科維奇循環,認為地球軌道、擺動和軸角的細微變化,會影響氣候的長期變化,並引發冰河時期的開始和結束,但這個理論直到 1970 年代中期才得到證實,至今科學家還無法確定哪些軌道因素,對冰河週期的時間影響最大。
最近科學家回顧過去近 100 萬年的氣候模式,以及北半球陸地冰蓋和深海溫度的變化,觀察到氣候變遷記錄中的模式,發現地球氣候的變化,從冰河時期到今天的溫暖時期,即間冰期,與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擺動和軸的傾斜度的變化一致,且發現其中一種軌道變化結束冰河時期,而另一種軌道變化則使冰河時代重新來臨,這是科學界首次能確定哪種軌道特徵影響冰河時期的開始和結束。
這種可預測的模式可以準確預測過去的間冰期及持續時間,證明地球的自然氣候週期不是隨機發生,而是可預測的。研究也預測當前時期應該是穩定的間冰期,如果沒有人類干預,地球的下一次冰河期將在未來 11,000 年內發生,並在 66,000 年後結束。
一萬年後冰河期不可能發生
然而,隨著二氧化碳水平達到至少 80 萬年來的最高水平,地球自然氣候週期發生巨大變化,作者認為一萬年後,地球向冰川狀態的轉變幾乎不可能發生,因為人類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經使氣候偏離自然進程,並將對未來產生長期影響。至於人類究竟造成多大的影響目前尚不清楚。
作者警告不要將冰河時期的延遲,解讀為正面的結果。雖然冰河時期將為人類文明帶來嚴峻的挑戰,但當今不受控制的排放已經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包括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和生物多樣性喪失,並警告如果碳排放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南極洲將在 8,000 年後失去冰層,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約 70 公尺,不用等到下一次冰河期,很快地球將不再有冰川,而是被海水淹沒。
研究人員接下來將研究人類活動的變化,如何影響下一個冰河時期的開始,並為未來一萬到兩萬年的地球氣候模式劃定基線,為溫室氣體排放限制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 Distinct roles for precession, obliquity, and eccentricity in Pleistocene 100-kyr glacial cycles
- Human-caused emissions have delayed Earth’s next ice age, study says. But by how long?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