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天擔任水管銷售員的 Scott O’Neil,晚上搖身一變成為人工智慧訓練師。在寒冬中處理路易斯安那州破裂管道問題之餘,他利用網頁開發學位背景,在 AI 公司 Scale 的 Outlier 平台上評估、比較甚至重寫 ChatGPT 等 AI 模型的回答,這項工作讓他每週能額外賺取 300 到 1,000 美元。
根據《富比士》報導,Scale是一家價值140億美元的AI數據公司,其Outlier平台於2023年推出,旨在為Google、Meta、OpenAI等科技巨頭訓練生成式AI模型。這些看似「聰明」的AI模型,實際上需要大量人工來「微調」,包括評估回答、篩選不當內容,甚至翻譯不同方言。
隨著AI模型越來越複雜,Scale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加。Outlier平台上87%的工作者擁有大學以上學歷,其中不乏碩士和博士。他們的工作內容包括為AI提供寫作範例、確保數學理論的正確應用,甚至編寫高水平的程式碼。
Scale正將重心轉向美國,其Outlier平台的貢獻者遍布全美9,340個城鎮。這不僅符合CEO Alexandr Wang的「美國優先」AI理念,也有助於確保美國在與中國等國家的AI競爭中保持優勢。Outlier總經理Xiaote Zhu強調:「我們融入的不僅是專業知識,還有美國的價值觀和偏好。」
然而,快速成長的Outlier平台也面臨不少爭議。Scale遭到多項指控,批其苛扣工資、缺乏心理健康支持等。有平台工作者聲稱,為了讓AI模型更安全、更人性化,他們被迫接觸令人不安的內容,卻未獲得足夠的心理健康保障。
Scale否認這些指控,並表示已採取措施提高薪酬透明度和工作環境。許多工作者也表示,他們看重這份工作的靈活性和遠端工作的便利性。阿拉巴馬州一名兼職數據分析師Karen Hart每週在Outlier平台上工作多達20小時,時薪25至30美元,她認為這份工作就像「搶先預覽一本大家都在等著閱讀的書」。
無論如何,Outlier平台的興起反映了一個趨勢,即使在AI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人類的智慧和判斷力仍然不可或缺。像O’Neil這樣的高學歷美國人,正透過參與AI訓練,在零工經濟中找到新的機會。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