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啓明:環境部與經濟部立場一致,均不鼓勵設置陸域風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4 日 15:54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風力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彭啓明:環境部與經濟部立場一致,均不鼓勵設置陸域風機

有兩家綠能業者規劃在台東設置 58 座陸域風機,引發關注。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14 日)表示,2023 年新的環評規定陸域風機距離民宅、建物 500 公尺以內必須實施環評,台灣地狹人稠,設置陸域風機必須非常謹慎,環境部與經濟部皆不鼓勵設置,陸域風機的環評案也都很難審查通過。

綠能業者計劃在台東南迴沿海及東海岸設置最多58部陸域發電風機,招致地方團體與縣府反對。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14日向媒體表示,過去由政府開發的陸域風機為2000年前總統陳水扁、2009年前總統馬英九時代,當時環評制度不夠完善,陸域風機興建後衍生很多問題,有些已被淘汰,有些則是故障率很高,如彰化的陸域風機便會產生眩影,當地根本無法住人,也有農民反映風機會影響底下的文蛤產量,甚至「牛也會被嚇到」。

彭啓明指出,2023年新環評規定陸域風機距離民宅、建物500公尺以內必須實施環評,等於直徑一公里內不可有建物、民眾居住,這在地狹人稠的台灣來說幾乎不可能,近期送入環評審查的陸域風機案都很難通過,環評委員均秉持專業嚴格審查。他強調,環境部與經濟部能源署立場一致,皆不鼓勵設置陸域風機,但尊重開發單位。他說:「我們還是建議,從環境保護的觀點,畢竟我們不像美國或是歐洲陸地比較大,陸域風機能盡量的、一定要非常的審慎,我不會說NO、不能開發,但是一定要非常的謹慎。」

彭啓明表示,陸域風機在台灣屬於鄰避設施,對於一般民眾影響很大,而離岸風電的影響相對較小,主要影響的是海底生物,有另一套審查方式。

彭啓明建議業者開發陸域風機一定要非常謹慎,召開公聽會時須再嚴謹一點,衝擊影響評估也須更細緻,並做好地方溝通,全部都完備,開發案才能繼續往下走。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為示意圖,來源:Flickr/steve p2008 CC BY 2.0)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