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在月球表面開車,要用什麼樣的輪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8 日 10:03 | 分類 交通運輸 , 汽車科技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如果想在月球表面開車,要用什麼樣的輪胎?

第 40 屆美國太空研討會在上週舉辦,美國會否順利重返月球也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雖然登月計畫延遲,不過相關設備與技術開發並未暫停,普利司通就發表了第二代月球探測車概念輪胎,挑戰極限。

月球探測車大概是人類歷史上最先進也最少量的移動工具,第一部登陸月球表面的「月球車一號」,是蘇聯在 1970 年發射,早在 55 年前,它已經是一款依靠太陽能發電,利用電池驅動 8 顆馬達的純電車,當時它使用無輪胎的金屬車輪,畢竟這是一輛無人遙控車,完全不在意行駛時的可操控性,它的最主要用意就是證明蘇聯可以比美國更早一步在月球留下行駛軌跡。

經過半個世紀,新世代的登月車需要執行更多更複雜的任務,中國發射的「玉兔二號」登月車,是目前在月球工作時間最長的車輛,它從 2019 年登月後,就一直在默默工作,是第一輛前進月球背面的車輛,它的設計就比前輩進化太多了。

考量到月球表面有各種不同地形,軟硬度也難以預測,工程師在車輪外圈安裝特殊的金屬棘爪,提高穿越鬆軟砂土的穩定度。車輪本身則是網狀金屬結構,輪圈直徑為 30 公分,寬度為 15 公分,重量卻只有 735 公克。為了極大化它的越野能力,玉兔二號的六個車輪都能獨立純電驅動,其中四顆車輪具備獨立轉向能力,即便一輪陷入月表,或是車身朝向一側傾斜,依然可以靠其他車輪協助脫困。

順帶一提,玉兔二號的最高時速時每小時 200 公尺,顯然在重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月表移動,若是速度太快,或許一個彈跳就會讓它騰空飛起。它也和蘇聯前輩一樣,採用太陽能發電蓄電,比較特別的是它的電池,使用了充滿放射性物質的鈽-238 同位素電池,在持續百年的衰變過程中,不斷釋放熱能,可以替月球車上的儀器保暖,抵抗月球表面零下 180 度的低溫。

這些超越極限的月球車都有一個特點,他們不必載人,所有儀器都被牢牢固定在車輛上,因此他們不用擔心輪胎的問題。但是美國新版的登月計畫「阿提米絲三號」,是一項載人登月任務,輪胎大廠普利司通認為他們可以替這項任務開發出更適合的月球車輪胎。

普利司通展示的這款第二代月球車概念輪胎,採用了「AirFree」技術,使用金屬骨架結構,搭配猶如履帶一般的輪胎表面,可以提供強大的抓地力及地形穿越能力,同時又具備減震效果。根據實驗室數據,足以對抗月球上高輻射、高溫差和無大氣的極端環境。

這家輪胎廠不僅在數據計算上很精準,行銷計算也一樣。他們希望透過對月球探測車的支持與開發,強化其品牌在 AirFree 技術的名氣,進一步將「月球上的技術帶回地球」,運用在日常汽車的車輪上,這個名號夠響亮了吧?

(圖片來源:Bridgestone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