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美國興起「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BNPL)支付模式,讓民眾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購買高價商品。但因川普關稅政策導致經濟不景氣,加上通膨持續高漲,最近越來越多美國民眾使用 BNPL 購買食品雜貨等日常必需品,顯示錢不夠用成為不少人的財務隱憂。
CNBC報導,根據Lending Tree於4月2日至3日針對美國2,000名18歲至79歲消費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美國消費者為解決入不敷出的問題,選擇用BNPL來預支日常開銷,半數受訪者曾使用過BNPL購物,其中2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BNPL是為了買食品雜貨,比率明顯高於2024年調查的14%、2023年調查的21%。
值得注意的是,約41%的受訪者坦言,他們在過去一年曾逾期繳納BNPL債務,比率同樣高於2024年調查的34%。
BNPL服務商大多與零售業者合作,滿足傳統金融業服務不到的族群,且通常不收取利息,而是依消費者的每筆交易向商家收取費用。美國常見的BNPL平台包括Affirm、PayPal、Zip、Afterpay和Klarna。
美國勞工部先前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經季節調整後,2025年3月CPI月減0.1%,低於市場預期的月增0.1%;年增率從2月的2.8%降至2.4%,也低於市場預期的2.6%。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DealDrop.com Images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