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科(Cisco Systems)週二(6 日)展示一款用於連接量子電腦的原型網路晶片,同時宣布在美國加州聖莫尼卡(Santa Monica)成立一座全新的量子運算實驗室,以推進量子科技領域發展。
路透社報導,這款晶片使用與現有網路晶片部分相同的技術,能將多台小型量子電腦串接成更大的系統。思科認為,在量子電腦普及前,這項技術已具備實際應用價值,如協助金融公司同步交易時間,或幫助科學家探測隕石。
思科創新孵化部門 Outshift 資深副總裁 Vijoy Pandey 透露,「這有非常多種應用情境。你需要同步時鐘,讓全球數據快照能對得上時間戳記(timestamps)。」
除了思科外,Google、微軟和亞馬遜近期已宣布自家量子運算晶片計畫,NVIDIA 也打算設立量子運算實驗室。此外,包括 PsiQuantum 等新創公司也正在籌資數億美元,以打造量子系統。
據悉,思科的策略是讓量子電腦之間能連線,與上述公司專注於開發更多「量子位元」(qubit)不同。
思科指出,這款晶片是與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其工作原理是讓一對光子產生「量子糾纏」,再將其中一個光子分別送到兩台獨立的量子電腦。在短時間內,這些量子電腦能透過這對糾纏光子進行即時通訊,也被愛因斯坦稱為「鬼魅似的遠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的量子物理現象。
Pandey 強調,這顆晶片目前仍是原型階段,尚未有具體營收時間表,「要建構量子網路,第一個基礎建塊就是糾纏晶片,而我們現在展示的就是這個第一個基礎建塊」。
(首圖來源:Flickr/DennisM2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