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在近期的財報電話會議中向投資人表示,公司擁有相當強大的 GPU 庫存。當被問到美國對先進 AI 晶片的出口限制是否影響騰訊的產品開發與上市計畫,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完全不擔憂。
瑞銀(UBS)分析師 Kevin Fong 提問有關高階 GPU 的問題,劉熾平表示目前 GPU 狀況是動態變化的,「好消息是,我們之前已經囤積相當多晶片,這對我們推進 AI 策略非常有幫助。」
劉熾平也強調,騰訊正逐步擺脫美國科技公司的信念,即所謂的大模型「Scaling Law」,轉而採用較小規模的運算叢集,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因為這種策略調整,劉熾平指出,「我們現有的高階晶片應該足夠支撐我們訓練數代模型的需求」。
在軟體層面,騰訊也針對自身業務進行最佳化。劉熾平提到,希望能將 AI 推理效率提高兩倍,基本上等同於 GPU 容量翻倍。
另個值得注意的重點是,騰訊工程團隊正評估其他類型的 AI 加速器,不論是 ASIC 或 GPU,只要能在中國境內取得或仍合法進口的產品。劉熾平也強調,騰訊有許多方式可滿足不斷擴大的 AI 推理需求,不必一味依賴西方 GPU。
GPU 一直被視為當前 AI 產業的命脈。美國及盟國致力於限制最先進 GPU 流入中國,避免這些先進科技被用於強化敵國的國防系統,最終甚至可能反過來威脅美國或台灣本身。
然而,這些貿易制裁與出口規則已出現反效果,這些限制措施執行鬆散、規避空間大。數年過後,中國似乎已建立起足以替代西方技術的軟硬體體系,如今騰訊總裁對美方貿易限制毫不擔憂,而中國本土的 AI 產業也持續蓬勃發展。
(首圖來源: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