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響應 5 月 22 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台泥今日首度發布中國廣東英德廠「羊電共生」計畫,這項創新的自然為本解方,大幅減少化學除草劑的使用,並透過與當地畜牧業者的合作案例,展現解決畜牧人口高齡化的未來可能解方,致力於綠色能源發展與環境、社區的永續共生。
台泥表示,英德廠近年積極建置 8 兆瓦的光電系統,搭配中國水泥業領先的 43.2MW/107.3MWh 儲能系統,大步邁開能源轉型,並思考如何以自然為本解方對大型光電案場的除草任務,因此決定捨棄使用化石燃料的除草機,以及對土壤有害的化學除草劑,轉而引進羊群進行生物除草。
台泥指出,這項創舉不僅讓羊隻有天然的食物來源,羊群的糞便也自然成為有機肥,滋養土地,提升土壤肥沃度,而台泥英德廠團隊從自己養羊嘗試,直到 2024 年 9 月,進一步將「羊電共生」計畫延伸至社區共好,邀請在地 40 年資深牧羊人祁成功夫婦到水泥廠「放牧」。
台泥分享,現年 65 歲的祁成功原在距離英德廠兩公里的牧場養羊,但跟許多養羊族群遭遇同樣的難題,隨著年紀增長,腿腳不便,放牧日益困難,羊隻也容易走失,直呼在光電板下養羊,羊群擁有穩定的活動空間,不再走失,更食用純天然的牧草,產出優質的「綠色食品」。
台泥強調,這不僅解決牧羊人放牧地難尋及高齡化的挑戰,並為傳統畜牧業的轉型提供一種創新模式,促進地方產業的韌性,台泥嘗試透過創新思維與自然為本解方實現永續發展,讓陽光、羊群、土地、光電與儲能,在水泥廠形成一個生生不息的綠色循環。
(首圖來源: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