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社》報導,蘋果 2026 年推智慧眼鏡,為 AI 布局的一環,但擱置內建相機、可分析周遭環境的智慧手錶計畫。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指出,蘋果工程師正加緊開發 AI 智慧眼鏡,好與 Meta 近年熱銷的 Ray-Ban 系列競爭,並希望達到 2026 年底上市目標。年底開始與海外供應商大規模生產原型機。
蘋果希望加入 AI 驅動裝置的新興趨勢,但競爭日益激烈。人工智慧領導者 OpenAI 21 日表示,與前蘋果首席設計長 Jony Ive 合作,明年推出硬體產品。OpenAI 併購 Ive 祕密經營的 io 公司,目標是推出 AI 裝置。
蘋果的智慧眼鏡將配備相機、麥克風與喇叭,能分析外部世界,並以 Siri 語音助理接收指令。也能處理電話通話、音樂播放、即時翻譯與逐步導航等任務。設計理念與 Meta 眼鏡及將來搭載 Alphabet Android XR 作業系統的裝置相似。
公司代號為 N50,現納入更廣泛的計畫名為 N401,探索此產品類別。不過計畫仍可能變動,之前也有取消專案的前例。蘋果終極目標是推出擴增實境眼鏡,能以顯示器與其他技術,在真實視野疊加數位內容,但需多年開發。
《彭博社》本月稍早報導,蘋果正為智慧眼鏡開發專用晶片,最快明年量產。
報導引述了解計畫的人士指出,這款產品將與 Meta 裝置相似,但品質更勝一籌。Meta 裝置在消費市場頗受歡迎,今年稍晚推出高階版,內建顯示器,使用者可查看通知、照片及簡單視覺資訊。Meta 2027 年將推出首款真正 AR 眼鏡。
蘋果也嘗試過打造突破性 AI 裝置,構想之一是為智慧手錶與 AirPods 無線耳機配上相機,以擴增對周遭環境的感測力。
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原本積極推動開發有相機的 Apple Watch 與 Apple Watch Ultra,2027 年推出,但本週喊停。不過仍持續開發內建相機的 AirPods。
打造完美 AI 裝置的競賽將極具戰略意義,蘋果一直努力將具吸引力的 AI 功能加入 iPhone、iPad 與 Mac 裝置,如今卻面臨錯失整個新產品線的風險。
去年發表的 Apple Intelligence 平台已落後競爭對手,但積極提升能力,包括開放蘋果大型語言模型(LLM)給外部開發者,為 App Store 帶來一波 AI 驅動的第三方軟體。
蘋果也打算於 2026 年底推出首款摺疊手機,加入其他智慧手機競爭對手早已進入的產品類別,並計劃於 2027 年推出更多新設計。
不過報導也指出,參與智慧眼鏡開發的員工仍對蘋果在 AI 領域的劣勢可能影響新產品表示憂慮。Meta 的 Ray-Ban 系列與即將推出的 Android 系統眼鏡得益於 Meta 的 Llama 與 Google 的 Gemini AI 平台的強大實力。
目前蘋果透過 Google Lens 與 OpenAI 技術在 iPhone 上實現 Visual Intelligence 功能,分析現實世界。未來公司可能希望以自有技術支援即將推出的硬體產品。
蘋果的眼鏡大部分由開發 Vision Pro 頭戴裝置的 Vision Products Group 團隊負責。報導指出,該團隊亦正研發 Vision Pro 的新版本,包括更便宜、更輕便的機型,以及可連接 Mac、專為低延遲應用打造的版本。
儘管如此,蘋果穿戴裝置的產品藍圖仍在不斷演變。公司先前曾計劃開發需連接 Mac 使用的 AR 眼鏡,但已於今年稍早取消此構想。
(首圖來源:Flickr/MIKI Yoshihito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