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67 不只是細胞分裂的生物標記,還能調控發炎反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1 日 7:4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Ki-67 不只是細胞分裂的生物標記,還能調控發炎反應

癌症醫學研究「Ki-67」蛋白常是判斷癌細胞增生狀態的重要指標,對病情診斷極為重要。Ki-67 表達量越高,通常意味癌細胞增殖越快,腫瘤惡性程度也越高。然近期發表於《EMBO Molecular Medicine》的研究卻發現,肺部細胞 Ki-67 竟直接參與調控發炎反應的過程,間接影響「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動員與聚集,給免疫與發炎研究新啟示。

免疫系統的前哨「士兵」:嗜中性白血球

嗜中性白血球是免疫系統數量最多的白血球,平時在血中「巡邏」,隨時應付外來威脅。當身體受傷或遭病原入侵,它們會最先趕赴「戰場」,聚集至感染部位的嗜中性白血球會釋放殺菌分子、吞噬病原,並釋放各種細胞激素協調後續免疫反應。快速猛烈反應對人體應對急性感染極為關鍵,若調控失當,可能釀成慢性炎症等免疫疾病,故嗜中性白血球的活性需要極精密調控。

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發現,當肺部受病原感染,肺部細胞(如肺泡上皮細胞、間質細胞等)會表現更多 Ki-67,並調控這些細胞促發炎基因表達,釋放多種細胞激素與趨化因子,吸引嗜中性白血球前往發炎部位。Ki-67 就如肺部細胞啟動免疫系統警報的「開關」,決定需要多少免疫兵力來支援。換言之,Ki-67 是掌控嗜中性白血球能否「適時適量」趕赴發炎組織現場的關鍵調控因子。

為了驗證 Ki-67 功能,團隊利用 Ki-67 hypomorph 基因改造小鼠實驗,小鼠 Ki-67 蛋白表現量受部分抑制。結果顯示,肺部感染的 Ki-67 hypomorph 小鼠,發炎反應強度明顯較低,嗜中性白血球聚集也顯著減少。相反地,團隊用病毒載體使小鼠肺部表達較高量 Ki-67 時,嗜中性白血球聚集度又恢復。分析表明,肺部細胞 Ki-67 可主導發炎基因活化,控制免疫細胞動員數。

嶄新臨床應用潛力

新發現除了揭示新 Ki-67 分子機轉,也有臨床應用潛力。肺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自體免疫疾病等炎症疾病療法,主要為干預細胞表面受體或外部訊號。之後若能深入調控 Ki-67 這類細胞分子,有機會根本上改變免疫反應強度,開啟新免疫調節療法。如嚴重感染或敗血症時,適度提升 Ki-67 活性,或可幫助嗜中性白血球更有效控制感染;反之,慢性發炎或免疫失調時,降低 Ki-67 活性,或許能有效減輕組織破壞與長期病變。

然 Ki-67 廣泛存在腸道、皮膚、造血系統等其他增生細胞,故如何專門鎖定細胞內 Ki-67,就是藥物設計的大挑戰。過度調節 Ki-67 也可能影響正常細胞更新與修復,導致不可預期的副作用。

科學迷人之處,往往就在出人意料的發現。Ki-67 從僅視為細胞分裂的生物標記,躍身成為調控肺部發炎的重要因子,不僅擴展人們對免疫調節的理解,也為治療感染、發炎等免疫疾病提供新方向,將來或許還能發展出更安全有效的新免疫療法。

(首圖為嗜中性白血球,來源:Blausen Medical,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