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藥價居高不下,成為重要政治話題,美國總統川普甚至為此喊出藥價的「最惠國待遇」,也就是要求藥廠在全球各國賣同一顆藥的價格不可以低於美國售價。美國藥價到底為何會恨天高,有很多結構因素,而藥廠熱中特別昂貴的罕病新藥,讓政治話題火上加油,因高貴的罕病藥讓讓美國新藥價格乍看直衝雲霄。
2024 年美國新藥的中位數竟然超過 37 萬美元,2021 年時新藥中位數價格才 18 萬美元,四年來新藥中位數價格飆漲超過一倍,顯然會成為政治攻防題材。2022 年時為 22.2 萬美元,2023 年為 30 萬美元。中位數價格大漲趨勢看起來沒有減緩跡象。
但這數據有很強的誤導性,因為拉高中位數的高價新藥,很多都是一般人根本一輩子都不可能需要的藥物。醫藥長足進步,一般人普通疾病藥物已大多完備,接下來開發的新藥,越來越是專精與小眾,甚至罕見疾病領域,越少人用藥,研發成本均攤下去就相對更高,定價也就更高。
另一方面,也是受到政府罕病藥物政策的影響,因此藥廠近年來積極開發罕病藥物,結果新藥大多都是高價罕病藥物,拉高整體中位數價格,但其實對一般人用藥來說,漲幅沒有那麼大。以 2024 年而言,新藥有 72% 都是預估美國病患少於 20 萬人的罕病藥物,2019 年僅 51%。
其他 28% 較多人會用得上的新藥,如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 Myers)思覺失調症用藥 Cobenfy,定價為每年 2.25 萬美元,比起嚇死人的新藥中位數價格親民許多。相對的,傑佛拉醫療(Zevra Therapeutics)遺傳性代謝疾病尼曼匹克症 C 型的新藥 Miplyffa,因美國病患僅 900 人,定價高達年費 102 萬美元。
美國醫藥產業抱怨,許多藥價數據,扭曲誇大藥價問題,且超高價罕病藥物,也可能因為價格太高無人問津,如輝瑞的血友病基因療法 Beqvez 定價達 350 萬美元,但是需求低迷,結果輝瑞下市。另一方面,許多時候藥價名目價格訂得恨天高,但個人根本付不起,都是由醫療保險公司支付,而實際上藥廠往往跟保險公司談高額折扣,真正支付的價格沒那麼高,只是要讓保戶覺得保險更划算。
無論如何,2024 年十大高價新藥,光是看定價就會讓人嚇得暫時停止呼吸,最貴的是果園醫療(Orchard Therapeutics)早發異染色性腦白質退化症的基因療法 lenmeldy,定價高達年費 425 萬美元。
(首圖來源:Flickr/Chris Potter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