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受損設備占總安裝量 0.24%!七大公協會破除環境污染不實謠言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1 日 18:19 | 分類 太陽能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太陽能受損設備占總安裝量 0.24%!七大公協會破除環境污染不實謠言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太陽光電設備的災損狀況成為社會焦點,但部分不實圖文,謠傳「光電板破損會導致海水污染」,甚至「散播會影響整體電力供應」的錯誤資訊,太陽光電產業七大公協會今日發出聲明呼籲,務必理性看待,共同修復家園,破除環境污染不實謠言。

丹娜絲颱風這次從嘉義登陸,為台灣氣象史上 120 年來首見,由於雲嘉南平原缺乏山脈屏障,使得颱風破壞力倍增,導致房屋倒塌、農田毀損、農業損失慘重,更有 2,500 支電線桿倒塌,近百萬戶停電,身處天災核心的雲嘉南光電案場,同樣遭受大小不一的損害。

近期部分網路資訊將風災災損與光電產業不當連結,甚至散播「光電板破損導致海水污染」等錯誤說法,嚴重誤導社會大眾,儘管能源署已多次澄清,多數案場在颱風來襲前均已完成嚴密的加固與預防措施,實際災損範圍有限,並未如傳言所述造成環境污染。

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中華民國商業總會能源產業推動委員會、中華民國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GESA 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中華民國太陽光電暨儲能品質安全協會等七大公協會共同發表聲明。

根據聲明內容,這次丹娜絲風災,光電業者與在地居民同樣身受其害,目前正竭盡所能與攜手社區,共同修復家園,共渡這次嚴峻考驗,並能理解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但也強調光電產業在設計與營運上,皆以環境友善為最高原則,絕不會做出危害環境的行為。

初步調查,丹娜絲共造成全台光電受損達 13 案,包含大型水面型 4 案、小型屋頂型 9 案,災損容量共計約 35MW,目前 9 場小型屋頂型已清運、大型水面型 4 場仍待清運,已聯繫廠商做後續處理,估計耗損占全台總安裝量約 0.24%。

近期部分言論針對光電案場的災損,誇大其對整體電力供應的影響,甚至聲稱會造成大範圍的發電缺口,實際這次丹娜絲颱風雖然造成部分光電設備損壞,但其對台灣整體太陽能發電機組的影響,占比極低。

根據經濟部能源署資料顯示,全台太陽光電設置量已達 14.6 GW,而這次受損的案場發電量,僅占其中極小部分,以 7 月 7 日颱風當天太陽光電出力瞬時最大值為 451 萬瓩,占整體用電 15.2% 來看,發電仍舊表現穩健。

七大光電公協會呼籲社會各界,應以更宏觀的角度看待風災對能源供給的衝擊,避免不實的資訊加劇民眾的焦慮,面對雲嘉南地區遭遇的史無前例強颱,光電產業雖為受災戶,但更是地方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當前應盡力減輕對居民與當地產業的衝擊,而非散播不實謠言。

(首圖來源: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