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伯太空望遠鏡發現一個奇怪的碰撞星系,除了碰撞前星系各自攜帶的超大質量黑洞,碰撞現場竟還有第 3 個活躍超大質量黑洞,天文學家懷疑這是黑洞直接從氣體雲、而非恆星爆炸塌縮形成的觀察證據。
在檢查韋伯太空望遠鏡 COSMOS-Web 調查收集的影像時,耶魯大學 Pieter van Dokkum、哥本哈根大學 Gabriel Brammer 發現一個不尋常天體,形狀類似帶有「核」的無窮符號 ∞,因此昵稱「無限星系」,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形狀來自 2 個星系正面碰撞。
後續觀測表明無限星系的兩個核中央擁有活躍超大質量黑洞,但不尋常之處在於,2 個相撞星系中間還有另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且周圍觀察到一大片電離氣體,特別是已失去電子的氫,NASA 錢卓拉 X 射線天文台數據指出該黑洞正積極成長,團隊表示,這可能是黑洞以氣體為食,直接從氣體雲內而非大質量恆星爆炸塌縮形成的第一個證據。

▲ 無限星系中間碰撞中心出現超大質量黑洞。(Source:NASA)
究竟這個超大質量黑洞是否真的直接從氣體雲塌縮形成?研究人員還提到另外 2 種可能性,首先,它可能是某星系逐出的逃逸黑洞,恰好經過此地;其次,它可能是天空中同一位置第三個星系的中心黑洞,如果假設屬實,我們應該會找到這個星系,除非它是相對黯淡的矮星系,但矮星系通常沒有這麼巨大的黑洞。
若該黑洞與無限星系無關,那麼它的旋轉速度應該會與無限星系氣體雲的速度截然不同,於是團隊又測量了氣體速度及黑洞速度,初步結果表明黑洞與直接塌縮形成的預期相符。
雖然不能明確說發現直接塌縮黑洞,但團隊強調韋伯太空望遠鏡數據增強了直接坍縮黑洞(DCBH)理論,即質量可能達太陽 10,000~100,000 倍的較大黑洞,可能直接由大質量氣體雲坍縮形成。
- JWST finds unusual black hole in the center of the Infinity Galaxy: ‘How can we make sense of this?’
- To ‘infinity’ and beyond: Direct evidence of black hole birth found in galaxy named ‘Infinity’
- NASA’s Webb Finds Possible ‘Direct Collapse’ Black Hole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