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在 2024 至 2025 年間的軍火產業表現顯著,已躍升為全球主要武器出口國,並預計 2025 年軍火出口額將突破 200 億美元大關,這一成績遠超過過去幾年的出口紀錄,且在全球軍火出口國排名中攀升。根據多組國際軍武產業數據(如 SIPRI 與專業產業報導),2024 年底韓國具體排名依資料來源可能仍是第四或第五,但「進入全球前四」已成為政策目標與產業趨勢。
具體來看,韓國已能生產包括飛機、艦船、裝甲車、導彈、自走砲等多種類軍工產品,實現常規武器基本自給並具備批量出口能力。大型國防企業如韓華集團和三星、現代等,成為韓國軍工產業的重要支柱。其優勢包括交貨快速、製造實力強、政府強力支持及價格具競爭力,使韓國成為歐洲北約成員國軍火重要供應國,並帶來大規模軍售合約。
在技術融合方面,韓國政府積極推動人工智慧(AI)、無人系統、3D列印等新興高科技在軍工領域的應用,以提升武器系統的自主化和智慧化研發水平,同時強化國防研發和自主生產,如KF-21戰機、K9自走砲、國產火箭炮、先進飛彈與防空體系,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及國際貿易升級。
歐洲已成為韓國武器出口的關鍵地區
韓國武器出口的主要產品涵蓋多項核心裝備,包括K9自走砲、K2主戰坦克、FA-50輕型戰鬥機,以及先進防空系統與各類艦艇。其中,K9自走砲是全球最暢銷的155mm自走砲,已出口至包括波蘭、埃及、澳洲等9個國家,累計訂單預計超過2,000門。K2主戰坦克則以波蘭為主要出口市場,該國計畫採購980輛,並引進相關生產線。
FA-50輕型戰鬥機首次成功打入歐洲市場,波蘭購買48架,並大量出口東南亞多國。此外,像沙烏地阿拉伯採購KM-SAM防空導彈(採購金額達32億美元),而菲律賓、泰國等國家則引進韓國護衛艦,展現韓國在防空與艦艇產品領域的競爭力。
市場分布方面,歐洲(特別是北約國家如波蘭、羅馬尼亞、芬蘭、挪威)已成為韓國武器出口的關鍵地區。中東市場同樣重要,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及埃及等國大量引進韓國防務產品。東南亞國家如菲律賓、印尼、泰國則持續採購韓國自製武器裝備,強化自身軍力。在南美,祕魯購買韓國生產的護衛艦及兩棲登陸艦,顯示韓國武器出口已遍及全球多個地區。
韓國軍工產業積極結合AI等先進技術
近期全球美元走弱與投資多元化的趨勢下,韓國國防產業受惠於國際軍費上升與市場需求擴大,展現強勁成長。2025年更因北約與新興市場客戶需求增加,帶動國防類股活躍。其中,韓華航空航天等大型軍工企業近五年股價暴漲逾3,100%,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國防股之一。韓國航太企業在德國、波蘭等地設廠,直接受惠於歐洲軍費成長;同時,韓國國防相關ETF(如美國市場的KDEF)亦因技術優勢與出口擴張吸引資金流入。
(Source:Google 財經)
從產業升級視角看,韓國軍工產業不僅透過傳統武器出口實現數量和規模擴大,更積極結合AI等先進技術,推動自主武器系統的研發和應用,提升武器系統智慧化和精確度,進一步提升國防產品附加值與競爭力。
這種技術融合趨勢,不僅強化了韓國在全球軍工市場的重要地位,也推動其國防研發體系和相關高科技產業同步升級,成為韓國經濟結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成長亮點。
- Korea aims for top four in global arms exports amid rising security threats
- 武器需求「爆炸式」成長 韓國一支軍工股五年飆升3,100%
- South Korean defense industry thriving on strong overseas demand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