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對等關稅 8 月 1 日上路,台灣稅率暫時為 20%,高於日韓 15%。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今天表示,台美談判進度較慢是受中國及外交因素影響,不需要負面解讀,可將台美談判視作「季後賽」,跑得慢不代表跑得差。
美國對等關稅8月1日上路,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據白宮最新公布的各國修正後對等關稅,台灣稅率為20%。總統賴清德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美國政府告知下,台美談判已獲得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但因最終總結會議尚未進行,所以沒有得到最終稅率,20%關稅是暫時的。
連賢明表示,對美談判有點像是球賽「季後賽」,有些隊伍比較快進入賽事,有些比較慢,但不能因為台灣還沒打完,就說落後其他隊伍。從今天台灣關稅僅20%這個數字,未見其他市場開放、投資等細節,也可看出,台灣談判確實還在進行,20%是暫時性數據。
連賢明直言,台灣談判進度較慢,其實有兩大因素,一是所有對美談判最後結果,都必須等美國總統川普拍板,部分國家的談判代表可直接與川普對話,台灣受限於外交,沒辦法做到,所有談判結果還要經過一手,導致拖慢進度。
第二,近期美國重心放在與中國談判,美國政府不希望對中談判時參雜台灣因素,這也造成台灣談判結果比其他國家都還慢。
儘管如此,連賢明表示,台灣與美國談判好比進入季後賽,希望各界有點耐心,因為根據白宮文件,新稅率命令頒布第七天起生效,台灣還是有點時間。
(作者:潘姿羽;首圖來源:The White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