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都是塑膠,研究:車內微塑膠超多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06 日 10:55 | 分類 環境科學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呼吸都是塑膠,研究:車內微塑膠超多

全球塑膠產量已經指數攀升,自 1950 年以來塑膠產量已增長 200 多倍,到 2060 年將再次增長兩倍。研究發現,人類接觸微塑膠的最主要來源可能是室內環境,研究發現,光是在車內,每立方公尺就有兩千多顆微塑膠。

科學家在人類睪丸和陰莖、人體血液、肺和肝組織、尿液和糞便、母乳以及胎盤中檢測到微塑膠,人類腦組織含有近一匙量的微塑膠。一項研究發現,頸動脈組織中含有微塑膠的人,在未來三年內罹患心臟病、中風或死於任何原因的可能性是沒有微塑膠的人的兩倍。

塑膠污染的最大來源是什麼呢?雖然許多討論和立法都集中在塑膠瓶等一次性塑膠上,但先前研究發現,塑膠污染的兩個主要來源是合成服裝和汽車輪胎,估計衣物占所有塑膠污染的 35%。輪胎中含有 28% 的微塑膠,環境中所有微塑膠的 28%,都是從輪胎上脫落的。

微塑膠充斥室內環境

大部分時間所處的日常室內環境,可能是人類接觸塑膠污染的主要來源。最近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的研究顯示,人們在家中和車內呼吸的空氣中,含有數千種微小到可以深入肺部的微塑膠,成年人每天可能從室內空氣中吸入約 68,000 1 10 微米的微塑膠顆粒,數字是預期的 100 倍。相較之下,紅血球長 6.2 8.2 微米,而大腸桿菌長 1 2 微米。

車內是狹小、封閉的空間,充滿塑膠基材料,儀表板、方向盤、門把手、座椅布料、地毯和地毯襯裡都是用塑膠製成,光是每天開車就等於在吸毒,一輛中型轎車車內空間約 3.5~4.5 立方公尺,研究發現,車內每立方公尺空氣中含有約 2,238 個微塑膠顆粒,遠高於在室內同等數量的空氣中發現的 528 個顆粒。

作者指出,在太陽輻射、摩擦、高溫和日常使用的情況下,脫落微小的塑膠顆粒。與住宅不同,車內通風通常有限,導致微塑膠顆粒在空氣中積聚。因此,在日常通勤或長途駕駛過程中,人們可能會吸入更多微塑膠。

這項研究無法測量更小的奈米塑膠,1000 奈米等於 1 微米,奈米塑膠是對人類健康最令人擔憂的塑膠污染類型,這些微小的顆粒能夠侵入主要器官的單一細胞和組織。

每年造成 1.5 兆美元健康代價

醫學期刊《柳葉刀》最新研究稱,塑膠在其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石油開採到塑膠製品的生產和使用,以及透過填埋、焚燒或丟棄在環境中,都在為危害人類。

目前全球塑膠污染已達 80 億噸,其中只有不到 10% 被回收利用,估計到 2060 年,塑膠產量預計將增加兩倍,石化巨頭是塑膠產量螺旋式上升的關鍵驅動力,因為全球化石能源需求的下降,而將業務重心轉向塑膠。

研究稱,不同的塑膠由多達 16,000 種化學物質組成,這些化學物質透過攝入、吸入和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對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造成的疾病負擔都被低估,估計塑膠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每年高達 1.5 兆美元。

塑膠生產也在燃燒地球,根據柏克萊實驗室分析,到本世紀中葉,塑膠產量飆升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增加近兩倍,並占剩餘 1.5°C 兼容全球碳預算的近三分之一。

目前 180 多國正在日內瓦談判第一個全球塑膠條約,已有 100 個國家支持限制塑膠產量,倡議者希望達成減少塑膠生產的強制性目標。《柳葉刀》研究稱「塑膠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材料」,很明顯世界無法只靠回收來解決塑膠污染危機,需要以科學為基礎的強力監控與干預措施,才能停止人類自我毀滅。

(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