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最新研究,適度的運動可能有助於減緩大腦老化,保護認知功能和大腦結構,而過少或過多的運動則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
這項研究由杭州師範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及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的腦科學研究所合作進行,論文發表於《健康數據科學》(Health Data Science)期刊。
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的16,972名參與者的數據,利用LightGBM機器學習模型對1,400多個影像表型進行分析,以估算每個人的「大腦年齡」。結果顯示,身體活動強度與大腦年齡差距之間存在U型關係,低強度和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均與大腦老化加速相關,而適度的運動則顯示出最佳的保護效果。
這項研究克服了以往依賴自我報告數據的不足,客觀地使用佩戴在手腕上的加速計測量了7天的身體活動,量化了輕度(LPA)、中度(MPA)、劇烈(VPA)和中度至劇烈(MVPA)活動。結果顯示,中度的MPA和VPA顯著減少了大腦年齡差距,顯示出大腦保護的效果。
研究還發現,大腦年齡差距在身體活動對認知功能(如反應時間)和與大腦相關的疾病(如癡呆、抑鬱症)的影響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神經解剖學分析顯示,與活動相關的大腦年齡差距減少與白質高強度區域的減少及扣帶皮層、尾狀核和豆狀核的體積保持有關,這些區域對於腦血管完整性和皮層-紋狀體迴路至關重要。
研究團隊之後計劃建立一個多尺度的老化框架,結合睡眠、靜態行為、神經影像學和組學數據。縱向研究將探討行為干預如何重塑大腦老化,而全基因組和蛋白質組分析則旨在揭示這些影響的生物學機制。
▲ 研究建立腦年齡預測模型並分析體力活動與腦結構、腦健康之間的關聯及其潛在中介機制。(Source:健康數據科學)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