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全球企業高層對用人工智慧(AI)取代員工充滿熱情,雖不斷宣稱 AI 提高效率,但若裁員,公司財務狀況當然會改善,股價上升,CEO 薪水也會增加,對高層和股東就是雙贏局面。
以微軟為例,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說AI工具如GitHub Copilot已能撰寫高達30%程式,同時裁員超過15,000名員工,占總人力近7%。微軟用裁員節省的資金改用於每年75億至80億美元AI支出,顯示很重視AI。
但一切前提是AI像人類有效做好工作,且持續保持低成本。雖然AI確實能取代某些工作,如客服,但節省多少並不如企業高層想的可觀。2025年Stack Overflow開發者調查,84%工程師使用或預定用AI工具,但46%使用者不相信AI產出結果。AI工具越進步,工程師的信任度卻下降。
OpenAI今年最新GPT-5號稱為「世界最佳模型」,多項基準測試表現優秀,錯誤率較GPT-4大幅降低約20%~70%,但仍有部分用戶反應AI出錯,仍有改進空間。
更令人擔憂的是,最近研究,現在AI可能已達極限。儘管市場對AI熱情高漲,但只有約10%企業有效使用AI。AI公司多以虧損價格出售服務,用戶並未支付AI真實成本。AI工具越普及,AI實際成本往往是預估值兩到三倍。
企業採用AI時,可能面臨更高成本和不確定性。若OpenAI和Anthropic等得盈利,就會面臨更大挑戰。微軟和Google等也悄悄將AI費用納入現有軟體服務訂閱,使用戶很難估算各選項的成本。
總體看來,若要2026年達到與今天相同的AI工作成果,企業可能需支付10~15倍費用,或使改用AI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