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補助換股」難救急?大摩:英特爾復甦無速效藥,先穩市占才關鍵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26 日 11:07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美「補助換股」難救急?大摩:英特爾復甦無速效藥,先穩市占才關鍵

美國政府計畫把原提撥給英特爾的 89 億美元補助款轉換成股權,包括尚未撥付的 57 億美元補助,以及美國安全核心國安計畫(Secure Enclave)的 32 億美元獎助金。摩根士丹利(大摩)分析師 Joseph Moore 近日也對此事提出看法,但他認為拯救英特爾沒有快速解方。

依照協議,美國政府將以每股 20.47 美元價格,收購 4.333 億股新發行的英特爾股票,相當於 9.9% 持股。英特爾強調,美國政府的投資爲「被動投資」,不會進入公司董事會,也不享有信息披露權。

此外,美國政府還談妥一項為期五年認股權證,價格為每股 20 美元。當英特爾出售超過 49% 晶圓代工業務,政府有權再增持公司 5% 的普通股。外界猜測,這可能是讓英特爾在剝離晶圓代工部門時更為謹慎。

從目前情況看來,川普政府顯然認為這筆交易能為英特爾帶來「萬靈藥」般的效果,因為白宮經濟顧問 Kevin Hassett 接受 CNBC 採訪時提到,這將有助於英特爾「重回正軌」。

然而,現實可能更加複雜。大摩分析師 Joseph Moore 認為,英特爾的轉型將是漫長過程,「英特爾復甦須從改善微處理器的產品藍圖開始,這沒有快速修補方案」。

談到英特爾整體的晶圓代工策略,Moore 表示,應該優先穩住其微處理器市占率,若無法守住,就難以達到必要的規模,無法對下一代 14A 等先進製程進行大力投資。根據英特爾自家揭露的資訊,其舊世代 10 奈米與 7 奈米產品目前已售罄,顯示客戶認為這些舊產品比新推出 Intel 4 更有價值。

另針對美國政府持有股權,Moore 認為如果這筆資金附帶條件,迫使英特爾在策略上被迫做決定,這並非最佳途徑,尤其是晶圓代工業務的未來應基於財務與策略,而非愛國情懷。

目前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每年虧損超過 100 億美元,淨負債超過 200 億美元,使得盈虧平衡點變得遙不可及。Moore 表示,英特爾仍在探索不同的重組路徑,從同時支持處理器與代工的 IDM 2.0 模式,到回歸 IDM 1.0,甚至轉向「輕晶圓廠」(fab lite)模式,每條路徑都必須取捨,而 IDM 2.0 潛力最大。但若英特爾無法在伺服器領域交付先進效能,也會伴隨最高風險。

同時,Moore 也讚賞陳立武始終展現「謹慎保守的預測風格」。而他相信,若英特爾重新奪回微處理器市占,並將成本調整至約 600 億美元營收水準,仍能輕鬆創造可觀的回報,但這種情境不是依賴新晶圓廠或複雜的政府干預。

(首圖來源:英特爾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