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測試廠京元電近期受惠於人工智慧(AI)晶片需求的強勁動能,公布了優於預期的 2025 年第三季財報。根據外資花旗研究報告指出,京元電第三季毛利率達到 36%,淨利為新台幣 23 億元,較第二季成長 6%,一舉超越花旗與市場預期 17% 至 22%。
京元電預計這波強勁的AI動能將持續至第四季,預期第四季營收將季增約6%至8%,且毛利率有進一步提升空間。花旗看好京元電將持續受惠於GPU及ASIC兩大AI晶片的強勁出貨潮,因此重申「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從新台幣164元大幅上調至新台幣271元。
京元電預計,受惠於AI需求的穩固以及晶片測試時間的拉長,2026年整體GPU營收年增長將超過60%。另外,在主要輝達方面,由於下一代Rubin GPU測試時間更長,預計輝達的營收貢獻將從2025年下半年的40%,進一步提升至2026年超過50%。還有,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在最新的GTC大會上提及,預計2025年和2026年Blackwell+Rubin GPU的出貨量將達2,000萬顆。
除了GPU前景看好外,京元電也將受惠於AI ASIC的強勁動能,特別是來自Google的TPU及ARM架構CPU需求。雖然,目前AI ASIC的測試時間比GPU短,但預期隨著更先進的製程節點和燒機(burn-in)需求的增加,此趨勢將持續加持京元電營運直至2027年。
花旗指出,京元電的毛利率預計將呈現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更長的測試時間,使得終端測試的時間拉長。還有,晶圓級測試外包增加,包括來自台積電的AI ASIC晶圓級測試外包正在增加。目前晶圓級測試營收貢獻,約佔京元電總營收的30%。
基於以上得因素,花旗上調了京元電的獲利預測,並預期2026年營收將實現42%的強勁年成長,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預計將分別達到38%和30%。公司2025年的資本支出目標維持在新台幣370億元,並預期2026年可能上修。
(首圖來源:京元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