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醫學大學攜手 HTC DEEPQ 成立全球首間最大 VR 解剖學教室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11 月 29 日 16:45 | 分類 xR/AR/VR/MR , 市場動態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台北醫學大學攜手 HTC DEEPQ 成立全球首間最大 VR 解剖學教室

台北醫學大學與全球智慧型手機與虛擬實境創新設計領導者 HTC(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TC」)旗下健康醫療事業部 DeepQ 團隊、跨界合作成立全球首間最大規模 VR(虛擬實境)解剖學教室,建置了 10 組榮獲 2018 VR 頭戴式顯示器大獎的 VIVE Pro、以及全球獲獎無數的 VR 解剖教學軟體;除了可以單人自主學習之外,更可以多人連線同時進入同一個虛擬實境空間中,聽老師講說解剖構造,以顛覆性科技虛實整合原本實體解剖課程,突破學生學習立體解剖空間的瓶頸。

台北醫學大學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科張宏名主任表示:「有了 VR 加入解剖課程後,就像是有了最強的戰鬥機,老師們的角色就如同塔台的領航員,導航學生一起探索人體解剖學,打破過去無法觀察的方式和難以接觸的角度,除了快速讓學生掌握靜態的解剖結構、及動態的空間立體關連之外,更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效。」

HTC 健康醫療事業部總經理張智威表示:「VR 技術實現了醫學解剖學的立體可視化,帶來了全新的教學方式,將徹底改變教育及加速學習。我們很高興看到醫學 VR 在醫學教育跟臨床應用上,未來將能實際幫助到更多學生、老師、臨床醫護人員及病患。」

解剖學是醫學的基礎,解剖學習是醫學生在臨床工作不可或缺的經驗。但是百年來解剖學教學方式都是以 2D 的平面內容為主,例如課本、平板電腦及數位解剖桌等但平面的文字與圖譜上的圖片,無法呈現真實空間立體感,常要靠學生自行想像,把血管、神經、器官等人體的解剖構造,嘗試在自己腦海中組合成立體結構的相對關係,卻很難確認是否正確,造成學習障礙。另外,因著大體老師的捐贈數量有限且無法重複使用,也並非每間學校的學生都有機會實際透過接觸大體學習解剖。

VR 技術的創新,為新一代學習工具帶來了嶄新的可能性。VR 解剖教學軟體,透過 VR 創造出一個獨特的沉浸式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適用於各種不同的學習方式,多人連線時最多可支援 300 人同時上線,可以在 VR 環境中拆解、旋轉超過 4,000 多個身體結構。除了靜態 VR 人體部位模型之外,VR 解剖教學軟體也有動態解剖模型,從肌肉的伸展與收縮、心臟栩栩如生在眼前跳動、甚至是心臟瓣膜的開閉方式都清晰可見,帶來前所未有的直覺學習成效。

目前在台北醫學大學的解剖學教室,每組學生的解剖台旁,皆搭配 VR 設備,學生可以戴著 VR 頭盔 VIVE Pro,從不同視角觀看過去 2D 很難理解的 3D 空間結構及部位,同時亦可以在解剖前、中及後自主學習,透過 VR 在虛擬立體空間中環繞、拆解,甚至是穿越人體構造,直接感受各組織器官間的相對位置,再結合大體解剖的實驗課程,達到虛實整合的整體學習效果,突破過去傳統學習解剖的困難。

未來除了 VR 解剖應用會有更豐富的內容之外,台北醫學大學解剖學教師團隊將會開發出更多 VR 教案,可應用於預習、課堂中及複習,讓學生從被動到主動式快樂學習,翻轉解剖學教育;也會將 VR 教案延伸到進修推廣部的解剖課程學分班、高階智慧醫療 EMBA,甚至到國小、國中、高中開設的醫學營,讓大家都可以有更有效地學習解剖。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