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數月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川普政府對烏克蘭和平重建戰略的核心布局,為歷時超過三年的戰爭,帶來可能的轉機。以下《遠見》整理協議相關 QA。 繼續閱讀..
美國與烏克蘭達成礦產合作:外交突破能否為俄烏戰爭帶來轉機? |
作者 遠見雜誌|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4 日 10:30 | 分類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材料、設備 |
遠見雜誌於 1986 年創刊。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掌握前瞻趨勢,探索未來方向。
川普關稅風暴下的避險策略,揭密蘋果、Meta 高層的祕密布局 |
作者 遠見雜誌|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9 日 10:30 | 分類 公司治理 , 國際觀察 , 國際貿易 | edit |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市場震盪,然而,在這場風暴中,科技產業的重量級人物卻選擇異常沉默。曾在川普就職典禮上站台的科技巨擘,包括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Google母公司Alphabet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和 Meta 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等,如今對於關稅議題都避而不談,外媒推測是因為已轉而透過幕後行動來爭取自身利益。到底庫克與川普是否有檯面下交流?一文揭底層真相。 繼續閱讀..
聽吳恩達怎麼說:DeepSeek、Gemini 升級版要用哪個? |
作者 遠見雜誌|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3 日 9: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中國觀察 , 國際觀察 | edit |
Google 發表 Gemini 2.5,DeepSeek-V3 模型升級,百度也開放與 OpenAI 一拚的新模型,基礎模型戰爭不再美國獨領風騷,中國已踏入戰場。看在 AI 大師吳恩達眼裡,基礎模型發展對應用層大有益處,但模型不只是科技真空產物,對社會也會產生影響。他如何解讀美中大模型之爭?他國企業該不該用 DeepSeek?他自己團隊選用模型的策略?可用 AI 打造應用嗎 ?吳恩達 3 月 26 日出席 AI EXPO Taiwan 2025 時都有解答。 繼續閱讀..
AI 為夢想賦能,迎來程式文藝復興?21 歲設計師用「焦慮戳戳樂」擊敗 ChatGPT |
作者 遠見雜誌|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9 日 10: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app , 軟體、系統 | edit |
Google 執行長皮蔡說公司內有 25% 程式碼由 AI 搞定,AI 開發工具 Cursor 和 Windsurf 快速擄獲使用者的心,OpenAI 共同創辦人卡帕西甚至發明詞彙「直覺開發」(vibe coding),把寫程式交給 AI。今年 21 歲的王甫瑄也搭上 AI 寫程式浪潮,運用 AI 打造的「焦慮戳戳樂」空降應用程式下載榜單,甚至擊敗 ChatGPT,他如何做到?
Google AI 搜尋時代來臨!新功能會如何重構網路流量公式? |
作者 遠見雜誌|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3 日 10: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edit |
儘管 AI 搜尋可能侵蝕傳統搜尋帶來的點擊流量,進而影響營收,但 Google 沒有停下腳步:這間搜尋霸主繼續加強 AI 搜尋功能,升級原先的 AI Overview,且進一步推出 AI Mode。為何不顧潛在的業務影響繼續向前?現在 AI 流量有多重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