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摩爾定律進走向極限、數據中心功耗越來越受關注,AMD 著手準備雄心勃勃的新目標,預計 2030 年前將 AI 晶片能效提高 20 倍,機架式架構是實現此目標的關鍵。 繼續閱讀..
AMD 押注機架級運算,目標 2030 年前能源效率提高 20 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3 日 9:3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尖端科技 |
動念不動口。
AMD 押注機架級運算,目標 2030 年前能源效率提高 20 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3 日 9:3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尖端科技 | edit |
隨著摩爾定律進走向極限、數據中心功耗越來越受關注,AMD 著手準備雄心勃勃的新目標,預計 2030 年前將 AI 晶片能效提高 20 倍,機架式架構是實現此目標的關鍵。 繼續閱讀..
太陽軌道載具首對太陽南極成像!揭露太陽磁場正一團亂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2 日 17:5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許多飛行器與望遠鏡都在注視太陽,然而觀測視角多侷限於黃道面內,太陽兩極地區通常成為觀測盲點。直到太陽軌道載具(SolO)發射,走了一條與以往飛行器不同的高傾角軌道,最近成為首個從黃道平面外對太陽兩極進行成像的飛行器,提供太陽混亂磁場罕見視角。 繼續閱讀..
反對跨國平台剝削新聞價值,產學界逾百人連署提「議價+基金」機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2 日 11:49 | 分類 科技政策 , 網路 | edit |
廣告是媒體主要收入來源,因此透過流量競爭賺取廣告分潤,然而 Google、Meta 等跨國數位平台憑藉龐大用戶基底與令人摸不清頭緒的演算法,長期無償轉載媒體新聞內容並從中獲取巨大廣告收益,嚴重損害媒體業生存空間。為此,台灣新聞界、記者、學生正串聯發起〈拒絕平台剝削、搶救新聞產業〉連署,呼籲政府推動制度改革,建立新聞議價機制並設立新聞基金。 繼續閱讀..
發現破紀錄規模高能粒子雲結構,包裹整個巨型星系團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1 日 17:2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銀河系之上的大規模結構體無所不有,比如一個包圍巨大星系團 PLCK G287.0+32.9 cluster 的高能粒子雲,直徑便接近 2,000 萬光年,比整個銀河系還大 20 倍。 繼續閱讀..
台灣團隊開發新光學成像技術,讓腦組織「放大」六萬四千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1 日 12:37 | 分類 尖端科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光學成像技術能讓我們以更直觀方式觀察大腦運作,理解大腦思考、記憶、情感等背後神經機制。最近,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陳壁彰研究員團隊成功開發「放大腦組織」的超高解析度光學成像技術,能讓科學家以前所未有細節觀察生物結構。 繼續閱讀..
中研院發表量子電腦晶片成果,揭牌量子研測雙平台促合作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0 日 15:42 | 分類 尖端科技 , 晶片 , 量子電腦 | edit |
隨著量子位元持續增加,量子晶片製程控制與均勻性要求也日益嚴格,中研院今(10)日發表量子電腦晶片製程科學研發成果,宣布成功以 8 吋晶圓機台製作高品質超導量子位元,同時揭牌國內首座量子晶片製程研發平台(QC-Fab)與量子計算測試平台(QC-Test)。 繼續閱讀..
NASA 更新小行星 2024 YR4 撞月機率,3.8% 提升至 4.3%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0 日 14:24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小行星 2024 YR4 目前正遠離地球,2028 年才再度進入地面望遠鏡可觀測範圍,不過最近韋伯太空望遠鏡在小行星遠到看不見前又收集一次觀測數據。經計算,NASA 表示小行星 2024 YR4 撞擊月球概率從 3.8% 略微增加至 4.3%。 繼續閱讀..
計算 M87* 黑洞自旋與吸積率,旋轉速度達理論極限 80%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0 日 10:2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潛伏在 M87 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絕對是頭巨獸,也是事件視野望遠鏡第一個觀測目標。最近科學家使用事件視界望遠鏡圖像對黑洞進行新分析,進一步弄清楚 M87* 黑洞自旋以及它究竟吞噬多少材料。 繼續閱讀..
NASA 大量任務受川普 2026 年新預算提案影響,航海家飛船也中標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9 日 18:06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美國總統川普向國會提的 2026 年政府預算大砍非國防支出,NASA 深受其害,許多任務可能因此終止,包括執行中的新視野號、朱諾號、航海家一號與二號飛船,以及備受矚目的金星探測任務 VERITAS、DAVINCI 等。 繼續閱讀..
NASA 老衛星奧德賽號新影像,看見火星高聳火山穿透高層大氣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9 日 13:46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地球火山景觀令人嘆為觀止,而火星火山能讓地球最高火山相形見絀。2001 火星奧德賽號(2001 Mars Odyssey)最新發布影像讓我們看見火星地平線前所未有景色,巨大火山「阿爾西亞山(Arsia Mons)」頂部穿透火星晨雲,直逼上層大氣。 繼續閱讀..
馬斯克威脅退役天龍號飛船殺傷力極大,外媒:美國高度依賴 SpaceX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6 日 16:58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edit |
昔日戰友如今撕破臉,世界首富馬斯克與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因一項稅收法案展開激烈口水戰,一氣之下揚言從 NASA 撤出 SpaceX 天龍號太空船業務,雖然沒多久他便替自己找台階撤回這些話,但如今,美國政府與 NASA 才是更依賴 SpaceX 的一方。馬斯克若認真切斷關係,可能使 NASA、美國國防與情報機構陷入困局。 繼續閱讀..
日本 ispace 第二次嘗試登月再失敗,堅韌號著陸器失速墜毀月表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6 日 12:3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繼第一次著陸失敗後 2 年,日本太空公司 ispace 於美東時間 6 月 5 日二度嘗試登月,可惜仍未能輕輕降落,該公司在與著陸器失去通訊數小時後宣布任務失敗,堅韌號(Resilience)著陸器應已墜毀月表。 繼續閱讀..
模型預測薇拉·魯賓天文台十年戰果,將探測數百萬顆全新太陽系天體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5 日 17:31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edit |
預計今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薇拉·魯賓天文台,開張前在天文學界聲量就已極高,預期它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太陽系小天體(小行星、彗星)的認知。最近有研究率先模擬薇拉·魯賓天文台成果,表明這座搭載迄今最大數位相機的望遠鏡,未來將探測到數百萬顆全新太陽系天體。 繼續閱讀..
數小時內溶於海水!科學家開發鹽水可完全降解的塑膠超分子材料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5 日 13:53 | 分類 尖端科技 , 材料 , 環境科學 | edit |
為減少塑膠製品環境危害,人們開始推行減塑政策、加強回收觀念、研發可生物降解塑膠替代品等,然而可生物降解塑膠品的降解速度與條件仍存在巨大挑戰。最近,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可在數小時內溶解於海水的塑膠,無任何殘留痕跡,真正解決微塑膠污染危機。 繼續閱讀..
針對光電半導體產品強化製程能力,台灣團隊開發創新雷射製造技術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4 日 16:07 | 分類 尖端科技 , 材料 | edit |
提升製造業產品生產加工效率!由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李明蒼教授領導的團隊,針對光電半導體產品開發創新雷射鍍膜製造技術,可於常壓常溫下進行,將多道工序縮減為一次工序,大幅縮短製程工序時間,並降低製程帶來的能源消耗及碳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