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恆星

為什麼拍到銀河系中心黑洞很重要?如何看見黑洞?黑洞 QA 大集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31 日 0:00 | 分類 天文

2022 年 5 月 12 日是個大日子,這天人類終於取得第二顆黑洞的觀測影像!這顆黑洞名為人馬座 A 星(Sagittarius A*,Sgr A*),位於銀河系中心。為了成功拍到 Sgr A*,天文學家必須克服重重困難,包括黑洞周圍環繞物質變動太快,或宇宙塵埃與星雲的雜訊干擾等。不過黑洞和日常生活有關嗎?為什麼看見黑洞這麼重要?科學家又如何找到這顆黑洞的?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通信研究員賀曾樸院士,請他解答對黑洞的各種好奇。

繼續閱讀..

銀河中心附近發現最大酒精分子,可能是恆星形成關鍵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07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科學家發現太空最大的酒精分子丙醇(Propanol / Propyl alcohol)。丙醇分子有兩種同分異構物,在恆星形成區檢測到正丙醇(normal-Propanol / n-Propanol / Propyl alcohol),異丙醇(iso-Propanol / 2-Propanol / Isopropyl alcohol,IPA)之前太空未觀測到。這些發現有助闡明彗星和恆星等天體如何形成。 繼續閱讀..

這就是韋伯望遠鏡威力,NASA 釋出全聚焦高解析度恆星圖像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17 日 15:4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歷經近 3 個月飛行、陸續展開遮陽罩與主鏡、不斷微調鏡面位置等繁瑣工作,韋伯太空望遠鏡拍了第一張 18 個分割鏡面完全對焦後的恆星圖像,照片非常清晰。事實上,這是有史以​​來太空望遠鏡拍過最高解析度的紅外圖像。 繼續閱讀..

1 萬光年外發現新型恆星,表面被氦燃燒的灰燼覆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16 日 13:2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距離地球超過 10,000 光年的 2 顆恆星,正在改變天文學家對恆星演化及構成的理解。恆星表面一般由氫和氦組成,但若一顆恆星表面被氦燃燒後的灰燼覆蓋,那就奇怪了,德國天文學家便發現了這種新型恆星,推測由罕見的恆星合併事件形成,但根據目前恆星演化模型,無法完全解釋這些表面被碳和氧覆蓋、核心仍是氦的新型恆星。 繼續閱讀..

生命起源的線索?在獵戶座大星雲探測富含複雜分子的熱微核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31 日 0:00 | 分類 天文

宇宙生命如何起源,是天文學家關注的大哉問,也許可從星際複雜分子獲得可能線索。「研之有物」團隊專訪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呂聖元副研究員,他長期研究天文化學,2020 年普查在獵戶座大星雲的恆星形成區,探測到 4 顆富含複雜分子的「熱微核」(hot corino),有助釐清恆星誕生時周遭雲氣的化學演化。 繼續閱讀..

科學家揭開早期大質量星系莫名燃料枯竭之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07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在大爆炸後 30 億年內形成的大質量星系,理應含有大量的冷氫氣,而這是恆星生成所需的原料。但科學家使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計畫(ALMA)和哈伯太空望遠鏡觀察早期宇宙時,發現六個原料耗盡的早期大質量星系。該研究發表於《Nature》期刊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