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民眾消費習慣及生活型態,加上全球景氣逐漸復甦、廠商擴產,經濟部能源局 21 日公布 110 年能源供需統計,顯示國內能源消費增加 4.5%,其中,電力消費增加 4.3%,帶動電力供給增加 3.9%。
景氣復甦帶動產能,110 年能源供需皆增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22 日 8:26 | 分類 能源科技 |
景氣復甦帶動產能,110 年能源供需皆增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22 日 8:26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疫情改變民眾消費習慣及生活型態,加上全球景氣逐漸復甦、廠商擴產,經濟部能源局 21 日公布 110 年能源供需統計,顯示國內能源消費增加 4.5%,其中,電力消費增加 4.3%,帶動電力供給增加 3.9%。
太陽能裝置已達 6.62GW,建立跨部會協調機制盼再衝設置量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08 日 9:35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 edit |
經濟部能源局規劃 2021 年屋頂型太陽能累計設置 8GW,地面型太陽能則以無爭議土地與活化土地為主,針對外界關心設置狀況,能源局表示,截至今年 6 月,太陽能裝置量已達 6.62GW,為朝 2025 年 20GW 目標,更建立跨部會協調機制,與環境設檢核機制。
疫情攪局,今年離岸風電新增容量僅 429MW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05 日 12:1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風力 | edit |
因季風因素,台灣大約只有半年的時間適合進行離岸風電施工,偏偏 2021 年上半年受到疫情攪局,拖累施工進度,經濟部預估今年新增容量共 429 MW,延誤容量可於明年底前完工。
疫情嚴峻影響施工進度,經濟部調整太陽能費率規定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10 日 16:47 | 分類 太陽能 , 科技政策 , 能源科技 | edit |
經濟部因應 COVID-19 疫情持續嚴峻,為穩健推動太陽能建置,已於今(10)日召開「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決議太陽能設置案件適用 2021 年度下半年費率者,得選擇適用 2021 年第 1 期上限費率;並同意 2019~2020 年度獲得同意備案的案場,其完工費率期限通案可展延 3 個月。
大型案場相繼落成又碰上夏季豔陽,中午太陽能發電占比 5% 可成常態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30 日 11:30 | 分類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 edit |
近年來台灣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隨著政策推動逐漸增加,先前經濟部能源局又推出太陽光電兩年推動計畫,盼在 2019 年至 2020 年間新增 3.7 GW 容量,未來案場相繼落成併網,再加上夏季陽光日照充裕,未來中午時分太陽能發電總占比可達 5% 以上。
太陽能板回收處理機制上路,任意丟棄最高罰 300 萬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30 日 15:20 | 分類 太陽能 , 生態保育 , 能源科技 | edit |
台灣近幾年大力推廣太陽能,不過在發展同時也要考量太陽能的「後事」,最近行政院環保署終推出太陽能回收處理機制,每一片太陽能板都需要經過登記並事先繳交回收清理費,若隨意丟棄太陽能板,最高罰 300 萬罰鍰。
台首座離岸風場年底商轉,邁入風電成長期並持續面臨國產化挑戰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08 日 16:48 | 分類 能源科技 , 風力 | edit |
海洋風電(Formosa I)第二階段 120MW 於 5 月動工,在幾月間的緊鑼密鼓施工與裝設後,終於剩下 2 支待安裝,預計風廠可在 10 月中旬完工、11 月中併網,力拚在東北季風最強勁的年底商轉。
屋頂型太陽能發展超乎預期,能源局擬調高配比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10 日 13:51 | 分類 太陽能 , 科技政策 , 能源科技 | edit |
近年台灣大力推廣再生能源,先前設立 2025 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 20GW 目標,其中屋頂型 3GW、地面型 17GW,而目前看來屋頂型太陽能發展頗有成效,根據國內媒體報導,經濟部能源局表示,屋頂型裝置已達 2.4GW 有望提前達標,目前也研議在總裝置目標不變的前提下,提升屋頂型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