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網路釣魚

新一波濫用 Google 日曆的釣魚邀請攻擊來襲!千萬別點取邀請中的連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24 日 8:10 | 分類 Google , 網路 , 資訊安全

如果你最近收到內含連結的 Google 日曆活動邀請,請務必忽略,更不要點取其中連結,因為它很有可能與最近十分泛濫的釣魚邀請攻擊有關。該攻擊會濫用 Google 日曆會議邀請和 Google 繪圖(Google Drawings)頁面,藉此避開垃圾郵件篩選器並竊取使用者憑證。  繼續閱讀..

國家級攻擊結合網路犯罪工具、生成式 AI,微軟:台灣亦面臨嚴峻威脅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22 日 16:16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Microsoft , 網路

微軟公布了最新年度數位防禦報告,指出國家級網路攻擊威脅活動除了集中在美國和英國外,更包括台灣、以色列、烏克蘭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此外,俄羅斯、伊朗及中國的國家級威脅攻擊者,也將攻擊重點集中在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選舉活動上;而以營利為目的的網路犯罪和詐騙,仍構成強大的威脅,AI 更已成為其攻擊的手段。這些攻擊威脅範圍廣泛,從勒索軟體、網路釣魚到身分竊取,單靠任何一個國家或企業已無法獨自應對,必須透過全球性的防禦體系,從個人、企業到政府,各層級都應積極參與,以有效抵禦不斷升級的網路威脅。

繼續閱讀..

2024 OT 安全報告:七成台灣企業頻遭攻擊,僅三成五部署 AI 應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18 日 14:54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資訊安全

網路安全廠商 Palo Alto Networks 近期釋出 2024 OT 安全現狀報告:趨勢、風險和網路資安韌性。這份報告調查了包括台灣等全球 23 個地區的 1,979 位 OT 和 IT 業務主管,洞察全球各組織面臨的挑戰,以了解全球 OT 環境的趨勢、風險和資安韌性。

繼續閱讀..

如何避免被社交工程詐騙?蘋果有八提醒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10 日 10:37 | 分類 Apple , 科技生活 , 資訊安全

包括網路釣魚在內的社交工程是現今常見的詐騙手法,且現在有部分是針對蘋果用戶的詐騙活動。考慮到這一點,蘋果分享新支援文件,告訴用戶如何保護 Apple ID 和其他帳號,以及如何發現與回報詐騙電子郵件、電話等。其實詐騙手法都雷同,除了複習,也要與不太懂科技的親友分享這些詐騙手法。

繼續閱讀..

帳戶「過期」可「免費延期」,新 Netflix 詐騙手法出沒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05 日 10:00 | 分類 數位內容 , 網路 , 資訊安全

現在網路釣魚詐騙手法繁多,近期又出現了一種偽冒成 Netflix 官方的新詐騙手法,那就是假冒成 Netflix 官方信件,並在內容中指稱 Netflix 用戶的帳戶已過期,使用者可選擇免費將會員資格延長 90 天,但這種看起來誘惑力十足的內容,實際上是網路釣魚信件。

繼續閱讀..

駭客組織運用釣魚攻擊竊取 Windows NTLM 雜湊值,以提升權限並劫持帳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3 月 11 日 8:40 | 分類 網路 , 資訊安全

被認為是初始存取掮客(IAB),之前並與 Qbot 惡意軟體及 Balck Basta 勒索軟體攻擊有關的 TA577 駭客組織竟改變攻擊戰術,於 2024 年 2 月 26 日和 27 日發動不同攻擊活動,向全球數百家企業組織發送數千條惡意訊息,目標是擷取企業員工的 NTLM(NT LAN Manager)認證雜湊(hash),以進行帳號刼持。  繼續閱讀..

保護用戶,Android 14 Beta 暗藏反網路釣魚功能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12 日 15:49 | 分類 Android , Google , 資訊安全

近年來詐騙事件頻傳,網路犯罪份子不斷升級技術,這也使得網路安全也變得較以往更為困難。在所有的手法中,以網路釣魚手法最令使用者感到心煩,甚至可以欺騙最精通相關技術的用戶也不小心洩漏敏感資訊。不過,現在從 Android 14 QPR2 Beta 2 版本中,看得出來 Google 似乎正在採取某些積極的行動,來保護 Android 用戶。

繼續閱讀..

趨勢科技:2023 上半年三大行動裝置資安威脅以網路釣魚居冠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05 日 15:23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科技生活 , 資訊安全

2023 上半年網路詐騙事件頻傳,根據趨勢科技在台灣的偵測統計數據,來自手機的惡意連結數量飆破一百三十萬筆,相較於去年同期的八十多萬大幅增加近 60 %,其中又以網路釣魚、網路購物和網路交友最為橫行,偵測數量高居前三名,同時網路犯罪集團亦利用如 ChatGPT、AI 時下熱門議題行騙,手機上網陷阱氾濫成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