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透過宇宙透鏡觀察螺旋星系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8 日 10:40 | 分類 天文

這張來自 NASA / ESA / CSA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照片展示了一個罕見的愛因斯坦環(Einstein Ring),這是一種由重力透鏡效應產生的天文現象。乍看之下,它似乎是一個形狀奇特的星系,但實際上是由兩個彼此相距遙遠的星系組成。較近的前景星系位於中心,而較遙遠的背景星系則似乎環繞著前景星系,形成一個環狀結構。 繼續閱讀..

鳳凰座星系團冷氣體之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7 日 22:28 | 分類 天文

鳳凰座星系團(Phoenix Cluster)是由眾多星系組成、受重力束縛的龐大結構,距地球約 58 億光年,核心為質量約百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卻仍保持極高的恆星形成速率,與典型星系團不同,長期讓天文學家困惑。一般而言,其他星系團,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會釋放高能粒子與輻射,阻止氣體冷卻到足以形成恆星的溫度。然以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觀測,科學家終於解開為何這個巨型星系團能以如此高速率形成恆星的謎團。 繼續閱讀..

韋伯望遠鏡捕捉早期宇宙異常劇烈的超新星爆發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25 日 0:00 | 分類 天文

近期團隊利用韋伯太空望遠鏡,觀測到早期宇宙星系一顆質量約太陽 20 倍的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這是目前所知爆發時間最早、距離最遙遠的超新星之一。超新星編號為 AT 2023adsv,爆發於與宇宙誕生後約 20 億年,也就是距今約 114 億年前。此發現為研究早期宇宙恆星演化提供關鍵線索,與現今宇宙超新星比較,超新星 AT 2023adsv 爆發異常劇烈,這和早期宇宙第一代恆星的特性密切相關。 繼續閱讀..

早期宇宙的行星形成盤壽命更長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22 日 0:00 | 分類 天文

韋伯太空望遠鏡新數據挑戰對早期宇宙行星形成的理解,證實 20 多年前哈伯具爭議性的發現。2003 年哈伯發現一顆非常古老的恆星周圍有一顆巨大行星,這恆星幾乎和宇宙一樣老。這表示宇宙還非常年輕時就有行星形成,這些行星在年輕盤狀結構有足夠時間形成,且長得比木星還大。但那時恆星只含少量重元素,而重元素是構成行星的材料,所以當時巨大行星要如何形成? 繼續閱讀..

韋伯發現扭曲的星系描繪出宇宙問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14 日 0:00 | 分類 天文

約 70 億年前,宇宙恆星形成達高峰後開始減緩,銀河系當時可能長成怎麼樣?天文學家用韋伯太空望遠鏡發現宇宙「問號」,是因距離罕見對齊造成。研究員發現,在可觀察的宇宙,類似重力透鏡配置只出現三、四次,這次發現非常令人興奮,展示韋伯望遠鏡的強大,往後或可發現更多類似例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