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最新力作 AI 客服商用化,李飛飛籲人類別擔心失業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7 月 26 日 11:03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oogle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Google 最新力作 AI 客服商用化,李飛飛籲人類別擔心失業


許多人都對今年 5 月的 Google I/O,展現打電話神技的 AI 技術「Duplex」印象深刻,本週 Cloud Next 雲端大會,Google 首席 AI 科學家李飛飛介紹了「AI 客服」(Google Contact Center AI),這跟「Duplex」有什麼不同呢?再一次面對人類工作可能被取代的提問,李飛飛告訴大家「別擔心」,因為 AI 的出現是來幫助人類更有效率。

跟 Duplex 不同,AI 客服要從旁協助人類

被視為 Google 雲端 AI 掌門人的李飛飛,今年 1 月向全世界介紹了 Cloud AutoML,當時除了視為里程碑,更是突破性發展。會這麼說,是因為就算完全不懂任何機器學習技術,也能訓練一個機器學習模型,除了是好用的商用開發工具,李飛飛更將 Cloud AutoML 稱為「AI 民主化的一步」。

客服工作不僅繁雜、重複性高,還必須 24 小時待命,這類的工作特性,也導致客服員工離職率相當高。「AI 客服」有兩大功用,幫人類客服接聽電話、幫人類客服更有效率地接聽電話,被視為新世代的客服工具。這次推出的「AI 客服」,技術是建立在對話式 API Dialogflow 基礎上,利用 Cloud AutoML 打造企業專屬的虛擬客服回應系統。

▲ 「AI 客服」有兩大功用,幫人類客服接聽電話、幫人類客服更有效率地接聽電話。(Source:Google

不過這項功能乍看之下跟 Duplex 非常類似,Google 發言人表示,AI 客服跟 Duplex 僅共用底層一些技術,但兩者的產品目標截然不同。舉一個日常生活情境就可理解:當我們打電話給銀行客服時,通常是錄好的語音接聽,接著會告訴顧客「查詢帳單請按 1、申辦服務請按 2」,Google 的構想就是這類傳統語音客服的進階版。當用戶致電客服時,會優先由 AI 客服處理,能完成基本的招呼、回答基礎問題等,遇到無法處理的問題時,才會將電話轉接人類客服。

▲ 當電話轉接給人類後,AI 也會持續從資料庫中搜尋有用的資訊,並在電腦螢幕提供資訊及建議的處理方式,從旁協助人類客服。(Source:Google

過程中 AI 透過自然語言與用戶對談,AI 能從該名顧客的資料推敲致電客服的意圖,能以較高的機率對準潛在需解決的問題;當電話轉接給人類後,AI 也會持續從資料庫搜尋有用的資訊,並在電腦螢幕提供資訊及建議的處理方式,從旁協助人類客服。李飛飛現場展示機器如何理解自然語言,以極快的速度回應問題,藉由「AI 客服」導入,能紓解人力不足的狀況、提升客服品質、降低企業成本。

李飛飛:AI 是幫助人類,不會有失業問題

5 月的 I/O 大會,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展示 Duplex 打電話的神技時嚇壞了所有人,許多人擔心這項新科技會讓人混淆真人與機器的界線,同時客服工作也可能消失。

不過李飛飛可不這麼認為,「AI 客服是我們展示 AI 導入各產業的途徑,目的在提升人們的工作效率,」她認為:「我們要創造的科技不只功能強大,同時可靠。」就以現階段「AI 客服」鎖定的應用場景,確實如李飛飛所說,能協助人類員工提升工作效率,「 因此推動 AI 技術成長,非但不會造成失業等問題,還能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她更強調 AI 是 Google 事業的核心與使命,希望未來能在無人車、零售業、廣告搜尋,都看到 AI 百花齊放的應用。

沒有人比李飛飛更清楚 AI 技術的敏感性,Google 先前宣布與美國國防部合作開發軍用無人機計畫  Project Maven,透過 AI 技術提升圖像分析準確性,讓無人機的攻擊能力提升。將 AI 用於軍事用途的想法,遭到許多 Google 內部員工反彈,於是 Google 雲端服務部門執行長 Diane Greene 在 6 月告訴所有員工,未來將不會與國防部簽訂新的合約。

根據 Google 流出的內部討論信,李飛飛曾多次提議將 Project Maven 合約內容對外公開,替這個極為敏感的合作案設立停損點,這也暗示了她某種程度參與了這項計畫,跟她先前倡導 AI「不為惡」(Don’t be evil)的理想似乎有一點落差。

雖然現在「AI 客服」的功能確實如李飛飛所說可幫助人類提升工作效率,不過 AI 若真有一天能力與人類並駕齊驅甚至更好,那麼 AI 打電話這件事就不只是客服工作消失這麼簡單,恐怕還需要對新技術背後的隱憂,提出更多辯論及配套措施。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