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新南向海外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中心成果斐然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14 日 18:25 | 分類 人力資源 , 市場動態 , 科技政策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科技部新南向海外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中心成果斐然


科技部推動「新南向政策」的策略,是藉由國際合作平台、區域學術合作、人才交流培育以及科學園區的國際鏈結等方式,達成「以人為本、資源共享、共創雙贏」的願景,今年提出 21 項計畫措施。在執行層面上,科技部除部內各單位外,也結合包含法人(國研院)與科學園區之能量,使有限的資源能透過更多的鏈結關係進而創造綜效。

科技部推展各項新南向計畫措施,補助國內大專院校赴新南向目標國和當地機構共同設置「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中心」是重要亮點,在國內團隊的深耕經營,已見效益。自 106 年至今,總計於 9 國設立 12 個海外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海外科研中心),據點遍及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印度、越南、泰國、菲律賓、斯里蘭卡及緬甸等國,並於潔淨水質、智慧醫療、生態保育、環境變遷、人文社會等領域深化雙邊科技合作交流,成果斐然。科技部於 14 日舉辦「新南向海外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中心成果發表會」,由 12 個海外科研中心團隊呈現運用台灣科研優勢與當地機構合作,深耕布局在新南向目標國的成果。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國際科研合作是台灣展現科技實力與傳遞台灣價值的重要途徑。科技部推動新南向計畫,是以「解決共同問題、創造共同利益、高階人才交流」為主軸,期能整合國內科研能量與區域共同關切的議題,增進我國與新南向國家的實質關係。台灣在新南向的小國大戰略,是鼓勵學研人員至當地國長期駐點,融入當地社會了解因應問題以發揮影響力。補助設置海外科研中心,即為延伸成為科技部海外樞紐中心(hub-center)及據點,以台灣相關科技領域的優勢及影響力,促進創新突破,同時培育優秀人才。

政治大學校長郭明政認為,台灣走過幾十年的貧困與艱辛,茁壯成長為當今的科技大國,除了善用強項,持續致力於產業轉型和研發創新外,更應勇於承擔更高的人文素養和使命,創造一個更適合民眾居住的城市與文明,這也是海外科研中心計畫的重要精神。

暨南國際大學校長蘇玉龍指出,多年來暨南大學負責教育部海外僑生聯合招生(特別是東南亞)業務,近年更著力於緬甸串連學術單位與研究機構,是為了共同打造一個更優質的教育體系和科研環境。如今藉由海外科研中心計畫,更能整合產官學力量,讓國際科研根基扎實茁壯。

台東大學校長曾耀銘表示,科學技術發展不僅有助於改善人類居住條件、提升生活品質,更應致力於文化傳承和環境維護等面向,這也是台東大學長期以來的重要教育核心,相信藉由海外科研中心計畫的推動,能將這樣的精神推展到更多的夥伴國家,創造更長遠的合作關係。

長期而言,科技部將掌握各國發展與我國產業的需求,如災防、醫材與醫療服務、智慧農業等領域,整合國內學、研、產各界能量,透過「以問題帶動研究、以研究帶動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訓」的方式與新南向國家合作,創造互利互惠的雙贏關係。12 個海外科研中心的卓越成效,結合科技部 3 個新南向駐外科技組的資源與網絡,將能擴散台灣於新南向國家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