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監測地震,2020 年預警簡訊將加快 7 秒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1 月 14 日 17:4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網路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今天說,民生公共物聯網是前瞻基礎建設中數位建設的重大計畫。在地震監測物聯網部分,民眾手機收到地震預警簡訊的時間,預計 109 年將可加速 7 秒。

科技會報辦公室上午在行政院會報告「民生公共物聯網成果」。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院會中表示,透過物聯網的建設,整合空氣品質感測、地震監測、災害資訊及水資源等相關資訊,可提升政府在水、空、地、防救災的智慧決策管理,逐年降低淹水影響、改善空氣品質、縮短地震預警時間。物聯網的感測數據與相關資料,也有助學術研究及帶動相關產業(感測元件、資料運用服務等)發展。

科技會報辦公室報告指出,民生公共物聯網有四大重點工作,第一是「空氣品質物聯網」,建置環境品質物聯網智慧化環境監測;第二為「地震監測物聯網」,縮短地震預警時間,減少災害損失;第三為「防救災資訊平台」,可方便防災資訊取得,帶動產業發展格局;第四是「水資源物聯網」,有助掌握水資源供需,提供民眾優質用水環境。

其中,在地震監測物聯網成果部分,報告表示,在縮短地震預警時間上,在該計畫執行後,民眾收到地震預警簡訊速度,已加速 3 秒,預計 109 年將加速 7 秒。

報告說,這項成果應用到產業服務後,可擴大複合式的地震速報服務,例如在距離震央 30 公里處,警示可比震波快 5 秒;距離震央 50 公里處,警示比震波快 8 秒;距離震央 100 公里處,警示快 15 秒。

在空品物聯網成果方面,已有 77 座標準監測站、新增 5,370 個微型感測器,並以高解析度定位污染熱區,至今已累計罰鍰新台幣 6,240 萬元、追繳空污費 2 億元;水資源物聯網成果方面,淹水感測器可零時差傳遞水情、減輕淹水影響,透過智慧調度抽水機,積水可在 2 小時內抽乾;防災資訊平台成果上,可向 LINE 上的1 07 萬訂戶,即時推播示警資訊,且可彙整水資源、空品、地震、災防四大感測資料,將資料統一格式於國網中心。

(作者:顧荃;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