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真是完美通訊軟體?跟 LINE 相較還是有五大缺點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23 日 11:00 | 分類 app , 社群 , 網路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Telegram 真是完美通訊軟體?跟 LINE 相較還是有五大缺點


之前文章介紹最近造成網友熱議、擁有「三大殺手級優勢」擊敗 LINE 的 Telegram,讓它看起來距離想像中所謂「完美通訊軟體」的稱號不遠,只不過,現實情況真是這樣嗎?

事情有正面,自然也有反面。Telegram 因功能完整、開放性佳,自由免費的同時,還兼具高安全性,使 Telegram 獲得全球網友青睞。

以歐美網友角度來說,當地兩大流行通訊軟體 Whatsapp 與 Messenger,都隸屬 Facebook 旗下,使用者隱私安全經常因 Facebook 一些事件遭質疑,所以用戶轉而使用 Telegram 非常合理。

但若是如台灣之類的亞洲國家呢?首先,通訊軟體的隱私安全當然非常重要,但這似乎不是台灣人最在意的事,否則工研院開發的國產軟體「Juiker 揪科」,就不會乏人問津到只獲得部分企業內部採用。

▲ 國產即時通訊軟體「Juiker 揪科」,無論使用率或評分都相當慘,但部分企業內部還是有在用。

就台灣人使用經驗而言,一套通訊軟體系統穩不穩定、備份訊息方不方便、有否增進聊天趣味的貼圖、表情符號等問題,通常才是最在意的點。

台灣的網路使用者,歷經 ICQ、MSN、Yahoo 即時通、Skype、Messenger 與 LINE,各平台都有獨霸一方的時候,Telegram 如果想取代 LINE 的王者地位,其實還有 5 個重大缺點必須克服。

沒有官方中文版是最大缺點

首先,Telegram 無論手機 App、桌面應用程式或網頁版,都沒有自帶正體中文,使用者必須先加入中文社群頻道,取得翻譯文件且套用後,才能享受中文介面的便利。

此外,由於 Telegram 不營利,所有中文語系檔是由使用者社群自行維護,所以一旦 Telegram 發表軟體更新,但社群卻沒有即時跟上,推出對應的語系檔,軟體介面的翻譯完整度就下降。

沒有官方中文化的另一個問題,在於積極翻譯 Telegram 軟體介面的社群不只一個,這導致相同語系卻出現多種翻譯,彼此之間用字、陳述並不統一,且要是某個社群突然不再繼續維護翻譯,對使用者可能造成困擾。

▲ Telegram 不只介面得仰賴使用者社群維護,就連官方新聞都要志願者自行翻譯。

至今依然缺少影像通話功能

Telegram 另一個缺點,就是直到目前為止,官方都還不支援影像通話,這難道是技術無法實踐嗎?仔細想想應該不太可能。

最能讓人理解的原因,應是影像通話將占用 Telegram 伺服器相當大的頻寬與流量,對不營利的平台來說,提供全世界網友即時串流影像,將是極高的成本開銷。

那麼未來 Telegram 有機會獲得影像通話功能嗎?就筆者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機會,但究竟得等到何時,官方至今沒有說法,且有志願的開發者也無法自行做道,因 Telegram 伺服器端是專有軟體,並非如客戶端開源,除非官方願意實裝功能,否則要撥打影像電話,使用者短時間內還是只能仰賴 FaceTime 或 LINE 了。

▲ FaceTime 依然為視訊通話相當穩定且高品質的選擇,但只限蘋果裝置使用者能享受,Telegram 則尚未實裝。

LINE 貼圖商店太強大

不過對台灣使用者來說,Telegram 沒有官方中文介面,雖然麻煩卻非無解,缺少影像通話或許也不重要,不願意離開 LINE 生態圈的原因,絕對是難以割捨的「貼圖」與「佈景主題」。

自從 LINE 在台灣落地生根後,就積極與圖文作家合作,開發出龐大的貼圖商機,甚至從原本的靜態圖片,演變到動態、有聲、全螢幕甚至填字創作,「貼圖功能」的進步與努力,是 LINE 至今幅度最大的躍進,有些人甚至不打字,只靠貼圖就能與他人溝通。

▲ LINE 貼圖已發展為高度成熟的社群,無論要用戶或創作者跳槽,都沒有這麼容易。

當然,Telegram 也有貼圖功能,但平台本身不營利,要吸引現有圖文作家「跳槽」到其他 App,免費上架(或一次性官方買斷)貼圖給網友使用,其實相當沒有吸引力,起碼沒有人願意跟錢過不去。

坊間雖然有些辦法可讓使用者把 LINE 貼圖轉移到 Telegram 使用,即使在不營利的情況下,應該不會發生類似 Jello 剛推出時造成的問題,但法律層面依然有風險,且以尊重創作者的角度來說,也不應該這麼做。缺少強大貼圖商店的支援,Telegram 要取代 LINE 還有相當程度的路要走──至少就台灣市場的狀況而言。

▲ Jello 剛在台灣推出時,引發的風波歷歷在目,Telegram 是非營利平台,理論上不會引發相同事件。

平台穩定性受多方因素影響

第四個問題點是 Telegram 平台本身的穩定性,就筆者實際使用的 3、4 年間,Telegram 偶爾會出現無法登入,或訊息無法正常收發的問題。

然而更常遇到的情況是,使用者想將檔案上傳至 Telegram 聊天室時,傳送速度有時快有時慢,雖然官方表示伺服器遍布全球,但顯然非商業軟體的 Telegram,可利用的頻寬不會比大公司充裕。

除此之外,由於軟體本身的高安全性與隱私保護政策,使 Telegram 成為許多反政府人士與示威抗議者愛用的 App,尤其極權國家如伊朗、俄羅斯等地,因為網路遭監控,為了加強管理人民言論,所以 Telegram 原則上都無法正常使用,這對時常出差、出國(尤其到中國)的台灣使用者來說,確實不太方便。

自由開放的 Telegram,也時常遭第三方惡意攻擊,例如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就曾接收到國家級 DDoS 垃圾流量,導致系統斷線異常,影響到全球用戶正常通訊。雖然說因網軍攻擊導致平台穩定度下降,並非 Telegram 本身的錯,但普通使用者的體驗會變差,依然無法忽視。

▲ 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Telegram 遭中國 IP 大規模 DDoS 攻擊,進而影響全球使用者。

若是中止營運後該怎麼辦?

最後,Telegram 跟過去所有即時通訊軟體一樣,假設某一天官方中止經營(無論金錢因素或其他,畢竟不營利的軟體這點總是讓人擔心),用戶的聊天紀錄、檔案與好友,統統會隨著伺服器關閉而消失。只不過相較於 LINE,Telegram 已有相當好的備份機制,可讓使用者完全下載自己的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Telegram 持續努力開發「去中心化」與「區塊鏈」技術,例如 TON 區塊鏈平台,或許有一天官方會選擇把所有 Telegram 用戶,包含聊天訊息與檔案,帶上資料難以竄改的區塊鏈,成為免伺服器、分散儲存、更高隱私性的通訊軟體。

▲ Telegram 的區塊鏈網路「TON」及原生加密貨幣「Gram」,將是發展非常重要的下一步,甚至有可能改變整個即時通訊界的未來。

(本文由 T客邦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