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 Magic Leap 嗎?最終證明 AR 消費級眼鏡是偽議題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12 日 8:15 | 分類 xR/AR/VR/MR , 穿戴式裝置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還記得 Magic Leap 嗎?最終證明 AR 消費級眼鏡是偽議題


自從 2017 年底發表第一款產品後,Magic Leap 的運勢就一直不太好。

先是產品銷售受阻,接著核心高層離職,並遭遇財務問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Magic Leap 不得不調整銷售策略,暫時放棄消費者業務,轉向企業市場,同時,大規模裁員應聲而至。

也不全是壞消息,Magic Leap 最近又獲得 3.5 億美元融資,並且有望達成一系列關鍵企業戰略合作。與此同時,創始人羅尼‧阿伯維茲(Rony Abovitz)將卸任 CEO 一職,董事會正在物色更有企業市場經驗的人選。

在此之前,憑藉著「一隻在體育館地板躍起的大鯨魚」,Magic Leap 成功塑造了 AR 黑科技公司的形象,以及夠激動人心的未來──從行動計算遷移到空間計算。

▲ Magic Leap 2015 年的宣傳影片。

一輪接一輪融資,背後站著高通、Google 和阿里巴巴等大型科技公司。Magic Leap 融到的金額,比一些上市科技公司市值還高。

這家曾描述宏大願景 AR 公司,為何陷進低谷?它聲稱的消費級 AR,離我們還有多遠?

直接針對消費者不是明智的選擇

很多人把 Magic Leap 的低谷簡單歸結為「產品不行」,這個判斷並不完全準確,至少得加一個限定條件:對普通消費者來說,Magic Leap 第一款 AR 眼鏡「Magic Leap One 創作者版本」(後改名 Magic Leap 1) 確實不到及格線。

但對開發者和企業市場來說,Magic Leap One 並沒有那麼不堪。和 AR 領域另一主要參與者微軟 HoloLens 相比,體驗其實相差不大,甚至有人會覺得 Magic Leap One 體驗比 HoloLens 第一代還好一點。

▲ HoloLens 第一代。(Source:微軟

如今,微軟 HoloLens 穩步前進,推出了第二代,而 Magic Leap 問題頻出,第二代產品不見蹤影,甚至有出售公司的傳聞。

或許,最初選擇截然不同的市場開拓思路時,就已決定兩個產品的差別。

從一開始,Magic Leap 就旗幟鮮明地針對消費者市場,希望能用 AR 眼鏡取代手機、電腦和其他螢幕。而 HoloLens 發表之初,在 C 端贏得極大呼聲,卻從來沒打過消費者市場主意,而是專注於企業市場。

微軟 HoloLens 團隊負責人艾力克斯‧吉普曼(Alex Kipman)一直認為,消費者 AR 時機仍不成熟。最新的消息表明,HoloLens 第三代產品專為國防和企業客戶開發,不會有消費者版。

銷售數據證明 HoloLens 的判斷。Magic Leap CEO 羅尼‧阿伯維茲曾希望產品賣出 100 萬台,後來調整為 10 萬。

但事實上,根據 The Information 援引消息人士的報導,Magic Leap One 上市 6 個月後僅賣出 6,000 台。而 AR 企業 Rave 的首席科學家卡爾‧古塔格(Karl Guttag)從消息人士處獲悉,銷量低於 2,000 台,因大多數都是免費送人。

相比之下,微軟在 HoloLens 發表 2 週年(2018 年 5 月)之際,宣布銷量為 5 萬台左右。2018 年底,微軟還獲得美軍 10 萬台訂單。

2019 年 12 月,在消費者市場折戟的 Magic Leap,不得不調整路線,從消費者市場轉向企業用戶。

消費級 AR 眼鏡有多難?

Magic Leap 的轉變說明了,消費者 AR 眼鏡市場遠未成熟。以 Magic Leap 產品為切入點,我們可一瞥 AR 眼鏡離真正的消費級還有多遠。

首先從最基本的產品層面來說,AR 眼鏡一直沒能解決最核心的問題──消費者為什麼要購入一台全新種類裝置,並戴在頭上幾小時?

手機最初核心功能是打電話,後來接入行動網路,讓用戶方便地 24 小時上線,這些都是桌上型電腦和筆電不能達成的。

AR 眼鏡仍未找到類似的核心價值點。戴著 AR 眼鏡玩城市探索遊戲(如《Pokémon GO》)或 AR 導航,或許是不錯的切入點,但受眾不夠廣泛,且使用頻率不夠高。

Magic Leap One 發表後較尷尬,常用展示都是一些小體驗或藝術作品,缺少真正的「殺手級 App」。

▲ Magic Leap One 的音樂體驗 Tonandi。

其次技術層面,AR 眼鏡面臨性能、續航和配戴舒適度的矛盾,且還沒有通用的互動方式。想透過眼鏡呈現更好的 AR 效果,就得加入特定零組件,做到 6 自由度追蹤和 SLAM(同步定位和地圖構建)能力。

如果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一款 AR 眼鏡的重量至少會超過 500 公克(參考 HoloLens)。

500 公克是什麼概念?普通眼鏡重量大多 10 公克以上、30 公克以下。10 倍的普通眼鏡重量,這樣 AR 眼鏡跟舒適度很難沾上邊。

為了降低重量,一些 AR 眼鏡會採用分體式設計(計算和顯示單元分開)。Magic Leap 和蘋果傳聞的 AR Glass,都是這樣做的。

透過這種方法,Magic Leap 把重量降到 316 克,比 Beats Studio 無線耳機重 56 克,跟普通眼鏡重量還是有一定距離。

Magic Leap One 的續航時間僅 3.5 小時,遠不能支撐消費者日常使用。電池技術沒有大進步的情況下,想延長續航時間,只能增加電池體積。如此一來,又回到 AR 眼鏡重量這個問題。

每次系統平台更新,背後必然是互動設計的革命。電腦背後是用戶圖形介面、鍵盤和滑鼠。手機背後是觸控螢幕和多點觸控技術。

AR 眼鏡呢?至少目前還沒有一套通用、符合人體工程學的互動設計。或許有人會提到像鋼鐵人那樣手勢互動,以及基於智慧語音助理的語音互動。

手勢互動是 HoloLens 的主要互動方式,但在企業端有效,不等於在消費者市場行得通。手勢互動有幾個明顯的弱點:沒有觸覺回饋、長時間舉手很容易疲勞,以及在公共場合顯得很怪。

至於語音互動,更加適合私密空間,比如家裡和車上,很少有人會在捷運呼叫 Siri 播放音樂。

且習慣性、目標明確的任務用語音互動還可以,如設置鬧鐘、播放音樂、叫出聯絡人和打開冷氣。逛網購、挑外賣等,這類沒有明確目標的動作,用語音互動就會很彆扭和低效。

Magic Leap One 做了另一種互動嘗試──手把。這是在 VR 眼鏡證明還算高效的互動載體,但 VR 場景主要是室內,而 AR 涉及室外場景。讓消費者隨身攜帶手把,顯然也不是最佳方案。

在消費級 AR 眼鏡還有諸多缺點的情況下,過度行銷給消費者過多期待,無疑很危險。

從體育館地板躍起的鯨魚,到掌心的大象,Magic Leap 擅長用一支又一支 YouTube 影片行銷。但羅尼‧阿博維茲後來接受 The Information 採訪時承認,公司在展示技術時發表了誤導性產品影片。有的影片是特效製作,就是紐西蘭名特效公司 Weta Workshop 的作品,並不是 AR 眼鏡真實效果。

(Source:影片截圖)

Magic Leap 的宣傳手法,多少與矽谷隱密的創業文化有關: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意思是先宣傳自己的想法,吸引投資人和人才加盟,然後才慢慢做到目標效果。

高科技血液診斷公司 Theranos 倒台後,這種文化越發被詬病。和 Theranos 一樣,高調宣傳博取注意力同時,Magic Leap 產品卻保持絕對神祕。

公司 2010 年成立,但直到成立 6 年後,才讓媒體體驗體積很大的原型機。成立第 7 年,第一款產品 Magic Leap One 才正式亮相。

(Source:ROADTOVR

Magic Leap One 本質是開發者版本,售價 2,295 美元起,並不真正賣給消費者。但 Magic Leap 之前塑造的高期待品質,還是與實際產品形成反差,公司不可避免被貼上「騙子」標籤。

在 AR 眼鏡領域,還有一家熱中影片行銷的公司 Daqri。這家公司已清算資產,被 Snap 收購。Daqri 前員工接受採訪時說:「一直有人在製作影片。行銷,是深植於這家公司 DNA 的一部分。而行銷部門,也成了公司的核心部門。」

在消費者市場不順、轉向企業市場的 Magic Leap,會是下一個 Daqri 嗎?

(本文由 PingWest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