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yce 談設計:不乏味的電動車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3 年 01 月 10 日 13:52 | 分類 電動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做為一個工業設計師與汽車狂熱份子,我最欣賞的車,向來在車身簡潔誘人的線條下,同時蘊涵工程上的創新,創造出獨特的駕駛體驗。這些重點表現了工業設計的本質:概念完整嚴謹、造型精準誠實,在形式和表現上相輔相成。身為車迷,我一直都對所謂「有環保意識」的車子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先撇開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是否真的比較 “Green”的問題(這些車的製造過程和廢棄電池對環境的影響可能更大),這些車大多又慢又無聊,剝奪了駕駛的樂趣。對我來說,這些為符合節能需求而生產的車子都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產品要素:創新、吸引人的駕駛與使用經驗。

直到 Tesla 的出現…

Tesla Motors 總公司位於矽谷,執行長是 PayPal 的創辦人 Elon Musk。 Roadster 是他們第一部量產車,底盤以近年來最輕量、最具為駕駛樂趣的跑車之ㄧ Lotus Elise 為基礎所設計。Tesla 使用 6,831 顆鋰電池來推動 375 伏特、相當於 288 匹馬力的 AC-induction 電動馬達,所產生的性能讓人不可思議:只要 3.7 秒就能從靜止狀態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足以打敗 Porsche 和 Ferrari 大部分的車款,而且 3.5 個小時就能充飽電,一次可以跑 392 公里。

這些數據和源自Lotus的底盤設計引起我對 Tesla Roadster 的好奇,於是某個星期一的早上,我就和一個目前在 Google 擔任設計師的老同學一起走進了 Tesla Motors 位於加州 Menlo Park 的展示中心和組裝生產線,並且試駕了 Tesla Roadster……

Tesla Roadster 和我非常熟悉的 Lotus Elise 一樣擁有簡單俐落、貼近地面的中置引擎車身比例;車身全由輕巧但昂貴的碳纖維構成,整體造型同樣有一種蓄勢待發的姿態。不過,在細節部分的處理卻有點老套,譬如一堆進氣口和散熱網的設計,還有一般所謂跑車老愛強調的各種空力套件。Tesla 也嘗試在車內空間裡打造奢華的感受,但是以一部和全新的 Porsche 911 價格不相上下、甚至更高的車子來說,細節部分的作工與處理應該可以更細緻一點。

不過在車子開始移動之後,這些小瑕疵都變得無關緊要了。和一般的車子一樣,上車後轉動鑰匙發動 (只是開關打開後並沒有有任何引擎聲),然後按下 D 鍵啟動前進檔。低速前進的時候,整部車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到了街上,我稍微重踩了一下「油」門(應該要說「加速器」),整部車立刻毫無遲疑的向前彈出去,順暢地不得了。不像一般汽車的內燃機引擎,需要一點時間提高轉速才能產生足夠的扭力,電動馬達可以在任何轉速下產生最高扭力,所以它只需要一個檔位就一次到位(普通車子需要五、六檔)。加速的感覺像坐在正在跑道上加速、準備起飛的 767 裡一樣,但是又安靜得太誇張,只有一點像小遙控車發出的嘶嘶聲。我的腳一離開加速器,Roadster 的再生煞車系統(Regenerative Braking:同時將煞車時的摩擦力轉換為電流,供應電瓶充電)就自動接手,慢慢減速。要適應這個特性需要一點時間,因為再生煞車會影響車子滑行的距離。不過,我倒是覺得這個設計很有用,特別是遇上彎路的時候,再生煞車可以讓重心移向車身前方,協助入彎時的車頭轉向,讓車子鑽進各個角落。至於在走走停停的市區,紅燈的時候,我幾乎不需要踩煞車,加速踏板一放掉,車子就會自己慢慢停下來。 因為即使重踩油門、急速加速也是無聲無息,所以在市區小飆一下也不會引起太多的注意。我們因此開始期待遇上紅燈,等著再次享受這種一次到位的加速體驗。

到了郊區山路上,在沒有其他車輛(也沒有警察)的情況下,我們決定試試 Roadster 的真本事。結果一路上我們無法克制地不斷哈哈大笑,因為那種感覺,加上幾乎與 Lotus Elise 一樣敏捷的彎道表現,實在是太神奇了。Tesla 絕對是我開過加速最快的車子;而我可是開過不少 400 匹馬力以上的怪獸。而且就在我們用瘋狂的速度劃過寧靜的山路的同時,居然還能聽到樹林裡的鳥叫聲!

Tesla 創造了一個會讓人上癮的全新駕駛經驗,沒有因為動力系統上的節能而犧牲了駕駛的感受,變得像 Toyota Prius 一樣無聊。 它反而巧妙地結合了電動馬達的特性,讓駕駛變得樂趣無窮,就產品使用經驗的概念而言實在是一大成就。

我認為創新的使用者經驗,無論是功能上或是感受上的,都是促使產業進步的動力,在汽車產業尤其是如此。像是克萊斯勒的 Voyager (Minivan)、福特的 Explorer (SUV)、以及 New MINI (高級小車) 都是創造了之前沒有的產品類別,在設計上都提供了(或透射了)全新的使用者經驗、創造出新的文化和生活模式,也都在某種程度上創造了新的市場。新產品範疇也帶領產業進入另一個階段的典範轉移。我認為真正顯著的設計不該只是在物件上進行漂亮的裝飾,而應該要能致力於利用新科技,以及透過在設計上的突破來創造新的使用行為與經驗,發揮改造生活模式與產業市場的潛力。

延伸閱讀:鋼鐵人的四門房車-Tesla Model S 電動車試駕

編按:此文為愛比科技設計師 CEO– Royce 授權轉載,出自〈愛比松鼠部落格 – Royce談設計: 不乏味的電動車〉,Royce 的更多文章可上《愛比松鼠部落格》或是參考《有道理的設計:設計師 CEO 的跨線思考》一書。

 

作者簡介

洪裕鈞 Royce

設計師出身、因緣際會成為新創企業家的 Royce 是 IPEVO 愛比科技的設計師兼 CEO,也是 XRANGE 十一事務所的共同創辦人。他擅長整合網路使用經驗,運用設計的力量創造有想法的網路使用工具。幾個代表性作品包括 FREE-1 Skype 話機、席捲美國教育市場的P2V實物攝影機、及一系列的 iPad 應用周邊等,將 IPEVO 推上國際舞台,成為臺灣原生品牌的明日之星。Royce 曾擔任 PChome Online 網路家庭的創意總監,以及數位行銷顧問公司安捷達 AGENDA 的共同創辦人,目前也擔任台灣松下電器的常務董事。

Royce 畢業於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工業設計系,與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平面設計系。他的作品橫跨設計、網路、建築、科技與新創企業,並囊括國際多項設計大獎,包括5項德國IF產品設計獎、5項德國 Red Dot 設計獎、6項日本G-Mark設計獎、以及3度入選美國 I.D. Annual Design Review 等。